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体验式购物公园商业规划设计上海城市规划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1-1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购物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娱乐休闲为导向的体验需求开始进入商业活动,体验式消费应运而生。购物公园以休闲业态、富含文化的主题、斑斓的外部空间等更具体验式的特质,不仅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更引导了新的生活方式。本文以南京羊山公园商业街重点地块的城市设计为例,结合体验式商业的设计要点,总结出适合项目自身的设计策略,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以购物公园为模式的主题商业空间。

1购物公园的定义与特质

购物公园是以商业和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以营造场所氛围和愉悦体验为核心,由室内外的空间相互联系,集公园式的生态、休憩、娱乐体验和购物为一体,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公共开放空间及自然环境。购物公园具有以下4个特质:功能的复合化、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复合化的交通空间和有特色的环境主题。

2南京羊山公园商业街重点地块项目概况

该项目总体规划范围包括羊山湖及羊山公园,是南京仙林新城中最具人文魅力、生态魅力、持续创新的城市空间。商业街重点地块位于研究范围的南侧,南至仙林大道,西临仙境路,东侧即为羊山湖,紧邻地铁2号线羊山公园站。

基地位置

地块周边交通便捷,南侧的仙林大道横贯整个仙林大学城的东西向,直通南京市中心,是主要的市政道路。毗邻的地铁2号线是一条连接主城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的东西向骨干线,串联南京的多个景区。

地块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市场,但缺乏一定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北侧的羊山公园以羊山和人工湖为主题建设,是仙林副城内最重要的原生态森林公园,未来将打造成集休闲、文化交流、科普游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级综合公园。

羊山公园

仙林新城教育产业丰富,地块周围有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大和园、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同时,仙林利用其良好的科技研发平台及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人才落户其中,成为南京市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3规划设计策略

通过对项目现状资源进行挖掘,解读其发展条件,结合购物公园的特质,规划设计策略主要从功能、流线、空间和主题着手,打造集生态公园、文化休闲、商业娱乐等为一体的,服务于仙林新城的,以“体验式”购物公园为主题的风情商业街。

3.1功能的相互串联

(1)公园与商业相结合

购物公园的商业空间多为开放式的环境,往往与城市的自然、历史资源结合组建。在进行购物公园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与城市环境、资源的联系,达到与城市人文、城市肌理的协调呼应。

项目在自然环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背靠羊山公园,东临羊山湖,形成了“商业+公园”的概念。借助羊山公园的旅游资源,作为景区的补充形式出现,将游客吸引到空间中,同时也为羊山公园提供了完善的商业及娱乐休闲配套设施,形成公园中购物、购物中游玩的体验氛围,达到商业与游憩两者的共赢。

构思草图

(2)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消费业态

购物公园强调休闲、娱乐、生态的理念,这种多功能组合的服务环境会产生协同效应,即空间依存、价值互补的能动关系。

项目最大特点是将丰富的业态与环境资源相融合,以完全开放式的购物空间为消费群体营造闲适轻松的购物氛围,是集生活服务、娱乐、休闲、旅游、文化于一身的一站式体验消费场所。

业态规划图

规划设计主要以轴线布局,强调对基地景观的呼应,在内部引入了一条溪谷景观带,使得整个基地分为沿城市界面、沿湖界面两大片区,临仙境路及仙林大道一侧通达性相对较高,主要布置对外较强的功能业态,如生活服务设施及地铁配套设施。内侧临羊山湖则自然环境优美,主要布置休闲为主的功能业态,如特色餐饮、酒吧会所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全天候的活动要求。

总平面图

3.2互动式的购物流线

(1)利用城市外部交通网络,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

在体验式消费背景下,体验过程是连续的,因此,应该梳理好购物公园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关系,在城市空间肌理中体现与周边的互动性。

项目紧邻地铁2号线羊山公园站,北部衔接羊山公园出入口。因此,规划针对不同的出入人流,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入口广场。在城市公共交通、城市步行交通两个层面上,与地铁、公园串联起来,形成了复合的外部交通网络。

地铁入口效果图

(2)借助地形特点,打造复合式的步行系统

规划顺应基地的自然地形,通过半地下的设计模式,创造了更多的商业空间,丰富了商业动线。设计通过景观坡道及大台阶的运用,结合半地下空间,将沿湖和沿街两侧商业自然贯通起来,增加了沿湖界面的通达性。

在二层商业设置步行连廊,将一层、二层甚至地下层的步行街自然贯通起来,将人在一层、二层等之间传统的垂直动线转换为自然起伏的曲线,达到两个甚至三个首层的效果,扩大步行街聚拢人流的功能。

连廊效果图

剖面示意图

3.3多元的公共空间

(1)互动的空间序列

依托羊山湖和羊山公园,构建为“双核、一纵、三横”的空间结构。“双核”是指以南部溪谷为中心的内部观演舞台和布置在杉湖东路中央绿轴视线焦点上的滨水休闲广场。“一纵”是在商业街内部设计一条景观水系,作为主要的纵向步行带,将水景贯穿于整个空间,串联大小不一的主题空间。“三横”是结合主要的出入口,布置东西向的景观绿轴,通过大斜坡的处理手法,直接连接到羊山湖。整个网络式的开放空间处理获得了更多的景观视线,在空间上随处能欣赏到羊山公园的自然景观,形成了良好的空间互动与共享。

(2)打造“情趣化”的商业街面

体验式的休闲消费,无疑就是要让顾客随意漫步。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的,购物公园式商业步行街都要做到妙趣横生,因为它们是真正只有行人通行的步行街。

项目结合不同的情境特色,打造了3条不同的、内外复合的商业街面。外侧紧邻城市街道,通过连续的建筑布局,形成完整的街道空间,入口处适当地后退绿地广场,构成富有标志性的城市门户形象;临湖区域是重要的活动带,沿河道一侧设置滨水开敞界面,形成一条自然的、与水相接的自由餐饮步道;中央结合规划景观水系,以慢速及停留为主,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休闲走廊,半围合式的建筑布局形成的内部广场作为主要的活动中心。

界面分析图

3.4 情境化的主题空间

(1)构建不同的主题广场

有明确主题的商业空间有助于消费者形成一个明确的主题印象,也能反映主题内涵,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完整和连续的体验过程。

规划设计了4个主题广场,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入口处的城市艺术广场,承接来自市中心和大学城的人流。它作为地块的门户,营造一种标志性的、热闹的艺术氛围。

溪谷走廊的演绎时尚广场,由建筑围合而成,结合景观水系,是整个内部商业街区的焦点。

中央绿轴的滨水休闲广场,打造双层复合化的空间体验,地下一层直通羊山湖及两侧滨水商业带,作为衔接内外两侧商业的平台;地面层设置旱喷及水瀑布,为消费者提供了游乐嬉戏的场所。

北侧的公园广场,结合公园入口,以连续景观小品布置,延伸到羊山公园,让在商业街的人群可以直接感受到来自公园的景色。

地铁时尚广场

滨水休闲广场

(2)融入生态和艺术景观

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营造成为购物公园空间营造的主要策略,将公共空间结合到城市绿化景观空间,为人们的多样性活动提供生态自然的环境场所。

规划通过两种方式,将自然融入商业空间中:就近结合羊山湖及羊山公园,将外部的自然景色借到商业环境中,与室外环境自然关联;在空间中引入自然元素,在内部步行街引入水系,串联整个基地,并且打造景观绿轴及滨水线性公园,使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相互渗透。

鸟瞰图

详情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s/7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