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在这万紫千红的初夏
我们迎来了一个大礼包
孝感乡村要大发展啦~
近日
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
《关于大力推进“三乡”工程的实施意见》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以实施“三乡”工程为切入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全面引导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推动更多的发展要素流向农村,增添“三农”发展新动能,探索乡村振兴的孝感路径。实施“三乡”工程,是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方式、新抓手。根据意见,未来三年,我市将争取推动3万市民下乡,吸引1万能人回乡,引进1千家企业兴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打通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添发展新动能。
从宏观方面讲,实施“三乡”工程,是打开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之门的新钥匙,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实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往细处分析,建设“三乡”工程,就是要广泛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撬动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去年以来,我省以武汉市试点起步,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推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下乡激活农村资源,变农村资源为创富资本,变乡村为创业乐园,变农民为合作股东,有效带动了农业农村发展。
(应城楚珍园)
思路一变天地宽。我市统筹“三乡”工程、回归工程、农旅养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创建等各项工作,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不断突破阻碍城市要素下乡的瓶颈障碍,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增添农村发展新活力;引导“三乡”主体利用“三农”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召人回乡
为吸引市民下乡,孝昌县瞄准“武汉后花园”的发展定位,突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让全县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先后组织开展乡村采茶制茶大赛、柴艺大赛、美食大赛、园艺大赛、龙舟大赛、自行车大赛等活动,推动农旅、文旅、商旅深度融合。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亿元,带动1万余名贫困户增收脱贫。
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感召能人回乡,该县吸引李朝辉等一批能人回乡,投资20多亿元创办农民合作组织个、家庭农场家,建成各类特色种养基地20余万亩,带动周边村民余人就近就业增收。
今年,我市将在大悟县金岭片区(金岭村、红畈村、新府村)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探索“三乡”工程、农旅养融合试点发展模式。
市民下乡鼓励创业
今后,我市将采取取推介会、下乡考察等多种形式,进院校、进企业、进社区,向城镇居民推介休闲项目、闲置农房、养老设施等,吸引城镇居民下乡休闲养老、创新创业。对市民下乡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空置农房发展民宿、文创、农家乐、电商、养老等产业的,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贫困户空置农房的,举办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的,给予一定的奖补。
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三乡”工程提供便利服务。依托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覆盖全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鼓励“三乡”主体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存量用地、通过村庄整治等方式节约的建设用地开展创新创业。
通过培植典型,创新模式,分类指导,加强引导,加强引领。
在市民下乡方面,重点推广养老康养型、休闲度假型、农事体验型、创意创业型、乡村治理型、扶贫帮困型等模式。
在能人回乡方面,重点推广回归创业型、乡贤治理型、公益捐助型、招商大使型、扶贫帮困型、养老康养型、休闲度假型等模式。
在企业兴乡方面,重点推广投资兴业型、龙头带动型、村企共建型、对口帮扶型、服务带动型等模式。
强化政策支持,除有明确规定不能整合的外,我市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均可安排到“三乡”工程项目。探索将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集体股份,参与“三乡”工程投资、经营分红的实现形式。对符合条件的新引进的产业项目,按照招商引资政策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认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认定的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等,按照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给予奖励。
加强用地支持,将“三乡”工程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不受指标限制。
加大金融扶持,设立孝感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与原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基金合并,重点扶持我市农旅养融合、“三乡”工程、富美乡村建设、三产融合等产业和项目。
当前,在孝感的广袤大地上,市民—能人—企业、农业—农村—农民,正通过“三乡”工程融合凝聚,互为资源、平台、舞台,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正在逐步实施
应城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让我们一起为美丽家乡点赞!
广告
湖北航程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商务合作
品牌推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