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交入门费元购买产品即成为高级会员,如果发展两个下线高级会员,就可以拿到元奖金,如果下线的会员分别又发展了两个高级会员,则又可以得到元奖金,如果下线下面的会员又发展了两个高级会员,还可以得到元的奖金……如此循环获益,犹如利滚利,让人心动。应城市民杨女士经不住诱惑,交钱成为高级会员,一心想学美容创业的她没想到竟误入了传销组织。
近日,记者获悉,接到群众举报后,应城市工商部门查处了这一非法传销团伙。
遭遇求学心切误入传销组织据杨女士介绍,去年9月底从广东回到老家应城后,她多处打听想学美容。在应城东马坊一家张贴有“招收美容学徒”的门店里,自称“夏姐”的店主见杨女士上门应聘,很是热情,先让杨女士熟悉了解产品,又三番五次以自己经常跑市场没人看店需要找个人合作为由,主动邀请杨女士合作一款系列内调产品、保健品和化妆品。
“夏姐”向杨女士晒出了优渥的合作待遇:只需交元就可以购买并加盟这一产品,首次购买元的货,以后2折拿货,业绩达到15万可以出国旅游,达到50万奖励20万。当杨女士提出自己手头钱不够时,“夏姐”慷慨表示愿意借给她元,可先交一万元“占点位”。经不住“夏姐”鼓动,几天后,杨女士拿出元交给了“夏姐”。“‘夏姐’说会有一个销售人员带我,让我介绍亲朋好友加入团队一起赚钱。”杨女士回忆道。
令杨女士没想到的是,交完钱后,“夏姐”仅组织她和其他会员去安陆听过几次课,购买的产品也迟迟没有收到。杨女士顿时生疑,连忙让爱人上网查询。“老公告诉我传销有三个特征,一是缴纳入门费或购买商品,二是发展下线形成层级关系,三是层层返利。”杨女士说,了解这一情况后,联想到“夏姐”开出的条件,她怀疑自己误入了传销组织。
于是,警觉的杨女士找到“夏姐”,要求对方退还元钱,可“夏姐”却以各种理由拒绝退钱。
调查层层发展会员撒网获利杨女士的入会遭遇并非个例。去年11月起,应城市工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就该销售体系涉嫌非法传销一案展开了拉网调查。
调查中,“夏姐”承认,杨女士是其发展的高级会员,其同时还发展了多位初级会员,她本人也是应城一家美容店老板熊某的高级会员。熊某也向执法人员坦言,自己的上线其实是应城市和安陆市所有会员的指导老师许某。
经调查,执法人员掌握了这一团队详细的“运作方案”:其会员分为初级会员和高级会员两种,有店铺的会员称为经营者,没有店铺的会员称为消费者。初级会员必须缴纳元购买产品,高级会员则要缴纳元。会员发展下线会员,可以拿到规定的奖金。
根据以上“运作方案”及奖金分配制度,应城市工商局确认这一销售体系为传销。
查处控制资金流向揪出幕后黑手为查清会员入门费的流向,应城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调取了多名会员的银行往来账户交易资料。根据银行交易信息,执法人员揪出了这个销售系统的幕后操作者——临沂某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
经调查,该销售体系负责人徐某于年7月成立临沂某商贸有限公司,代理营销天津市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一款系列内调产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并制订了层层发展下线的“运作方案”。
日前,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应城市工商局责令该销售体系停止违法行为,并决定对当事人徐某作出罚款80万元的行政处罚。
如何防止误入传销组织而上当受骗?
1、以介绍职业、招聘兼职、从事新型项目经营、低成本创业等名义,让人非法聚集,以面对面集中授课的形式,用“财富、梦想、荣耀、成功”等词语诱导他人参与;
2、以所谓合法公司为掩护,打着高科技、新产品的幌子,以产品直销为名,宣传增设专卖店、实现连锁销售、创建概念店、申办体验馆、出资购买区域发展加盟商的权利等,通过发展加盟商按层级收取加盟费吸引他人参与;
3、以互联网、报刊等媒介发布“外汇交易”、“股票投资”、“新能源开发”、“风险投资”、“经营模式创新”、“纯资本运作”、“工程”、“境外债券”、“网络资本运作”、“网络点击广告”等“致富信息”,或推销“教育培训”、“个人理财”、“远程教育”等“虚拟产品”,引诱他人参与;
4、以亲属、朋友、同乡身份介绍“新型营销”、“全新致富理论”、“网络营销”、“合法直销”、“消费联盟”、“网络倍增”、“加盟连锁”等信息,组织所谓“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招商会、推荐会、免费旅游并送纪念品等活动诱骗他人参与;
5、以互联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为载体,极力美化公司形象,鼓吹预期收益,并通过一定方式展示已经参与人员的姓名、业绩、奖励、分红等情况,刺激他人加入;
6、传销主要利用“杀熟”手段骗人骗钱,千万不要碍于情面抱着先试试看的心理盲目加入。
工商提醒:警惕高额回报“传销陷阱”公众要提高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防止成为传销链条中的一环。同时,应理性选择合法投资渠道,不要被所谓的“快速致富”诱饵迷惑。选择网络加盟商、渠道商之前,应查询其登记注册、经营资质等基本信息,还应分析其利润来源,判断所谓高额回报是否符合正常经营规律。对发现和掌握的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线索,可向工商、公安机关反映。
误入传销组织,采取六招自救
不小心误入传销组织后该怎么办呢?民警支招,走为上策。具体有以下自救法:
1
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物品,不让这些物品落入对方手中。
2
记住地址,伺机报警。要掌握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楼栋号、门牌号等;若无,可看附近有无标志性建筑。
3
利用上街和考察时机,突然挣脱求救。
4
装病。尽可能地折腾对方,让他们不得安宁,最终同意外出就医。
5
在上厕所时偷偷写好求救纸条,趁人不备从窗户扔纸条求救。
6
实在被看得很紧,不妨想软办法、伪装,骗取对方信任,让他们放松警惕,再伺机逃离。
来源:孝感晚报综合网络小编:悠悠
版权声明:孝感槐荫论坛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