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琦特约记者冯璇“深化思想认识,强化统筹规划,抓实工作举措,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5月7日,市委书记吴海涛在调研时对应城市抓“三项行动”促乡村振兴提出殷切期望。遵循“孝感方案”,应城市加速“三项行动”落地落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指数不断攀升初夏的风,吹过应城“东大门”——东马坊街道办事处,草木葳蕤之中,小城镇美景尽收眼底。自“擦亮小城镇”行动开展以来,东马坊完成违建拆除4处1万余平方米,打通断头路2条,新建文化广场2个,道路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擦亮小城镇”,改出新生活。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征集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心愿”、“小建议”,东马坊列出实践清单6大类共17条,直接受益群众将达2万余人。黄滩、杨河、汤池等乡镇、处已完成专项编制规划,遵循“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则加紧实施,为功能镇区项目推进腾出空间。据了解,应城建立“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项目库,共立项97个,计划投资4.16亿元,今年拟实施项目66个、计划投资2.55亿元。乡村和美风劲吹清爽的镇街,整齐的临街小楼,与阳光一道,平和的气息映衬在应城市汤池镇居民的脸上。应城市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打下“和”的印记。一组数据很直观。在应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上,注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家,开展志愿服务3.88万余次、累计时长14.27万小时,实现全市17个街道、镇、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目前,应城县级以上文明村比例达70%以上。同时,应城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大对许白昊革命英雄业绩展示厅、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杨业功故居等本地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因“和”而得“美”。在建设城北办事处西十村、四里棚办事处栗树村、郎君镇知府村、黄滩镇卢庙村、杨岭镇祝墩村、汤池镇舒景村等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基础上,应城正重点推进1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64个整治村建设。壮大产业强筋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做强产业,需要龙头带动。应城已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孝感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1家。目前,“应城糯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商标”,“黄滩酱油”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汤池甲鱼”已经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现场初审。用好科技,助推振兴。该市抢抓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创建契机,深化与武汉理工、华中农大等9所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借智借力。融汇本地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湖北富邦科技公司力量,投资5亿元建设孝感市首个数字智慧农业示范园,铺就应城农业现代化发展“高速路”。“力争年全市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农业产业链分别达到3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亿元。”当下,应城着力推动农业产业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书写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本文来源:孝感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9124.html
上一篇文章: 夜行生物少儿街舞大赛人气冠军amp形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