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应城电视台近三十多名记者组成防汛报道团队全天24小时深入防汛前线,为应城人民播报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
内容提要:1、市委书记肖红梅在陈河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2、市委书记肖红梅检查指导陈河镇防汛抗洪和群众转移工作3、市领导与在应支援防汛抗灾部队进行救援会商4、徐长斌等领导到义和镇指导群众转移工作
5、徐长斌在义和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
6、我市召开紧急转移安置会议
7、洪水无情人有情:我市妥善安置义和、陈河两地转移群众8、开发区黄滩镇老县河刘垸村继续进行搜救和转移安置工作9、空降兵部队紧急驰援天鹅镇老县河沿线抢险战斗10、孝感团市委来我市看望慰问安置点群众
11、市恒天药业包装有限公司向开发区黄滩镇捐款50万元12、九州通集团公司向我市捐赠价值10多万元防汛抗灾物质13、义和、陈河安置点:惊心之后有暖心14、新闻特写:“小大人”陈洋洪水中撑起整个家15、图片新闻:①黄滩②三合③凤凰山企业
市委书记肖红梅在陈河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
应城台记者:姜明熊志强 7月22日晚上,市委书记肖红梅在陈河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要求陈河镇全力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坚决不留一户、不落一人,市领导汤建国、魏星海、朱进军、张健林出席会议。 在听取了各村转移群众工作汇报后,肖红梅指出,当前正值防汛工作的特殊时期,转移群众、安置群众仍旧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陈河镇和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以不伤亡一人为工作目标,以30米以下地区强制转移为要求,以投亲靠友为基本方式,全力做好老观湖、龙赛湖周边11个村的群众转移工作。陈河镇驻村干部和村委书记要挑起大梁、勇担重任,把握重点、广泛宣传,把各村情况摸准摸透,逐户宣传到位,坚决不留死角。要重点孤寡老人和五保户,细心耐心开展劝离工作,并妥善安置好他们的日常生活。 肖红梅强调,此次转移群众人数多、范围广、任务重,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一次严峻考验,镇、村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克服麻痹、大意、侥幸心理,做实做细群众转移工作。要坚决严格执行市防指的各项命令,严禁擅作主张、贻误战机,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要严肃工作纪律,夯实工作作风,不折不扣完成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市委书记肖红梅检查指导陈河镇防汛抗洪和群众转移工作
应城台记者:姜涛艾聪衡 7月22日上午,市委书记肖红梅在陈河镇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和群众转移工作。市领导汤建国、魏星海、朱进军等陪同。 肖红梅听取了陈河镇群众转移工作汇报,实地检查了彭黄村等地村民转移情况。她要求,陈河镇镇村干部要坚定目标、下足决心,全力做好群众转移工作。7月22日下午和晚上是关键时刻,要防止干部松劲、防止群众反弹,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防备缺位。要宣传到位,突出重点,对30米以下地区必须全部转移,对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群众要坚决转移。肖红梅强调,陈河镇村干部要严肃防汛纪律,听从指挥,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上午,肖红梅还乘坐铁船,查看老观湖水情水位,并到汉川垌塚段面,现场查看汉川汛情水情情况。
军地连心紧急磋商义和镇救援方案
应城电视台记者:何博 7月22日上午10点,市长徐长斌、市委副书记席国爱在义和镇会议室,与支援我市防汛抗灾的三支部队首长进行会商,制定相关救援方案。市领导何煦、乐卫国、阮炎坤、柴望想、市人武部长蔡先锋出席会议。 据了解,7月20日,我市遭受第六轮强降暴雨的袭击后,省武警总队一支队、孝感武警支队、15军44师、舟桥旅等部队先后驰援我市,支援防汛抗灾工作。多名武警和解放军官兵与我市干群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他们扛沙包堵溃堤,乘坐冲锋舟解救被困群众,用血肉之躯抵挡汹涌洪水的冲击。截止7月22日,他们共参与抢险抗灾10多次,解救被困群众多人。 在与这三支部队会商时,市长徐长斌说,这次应城的防汛抗灾工作得到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支援我市防汛抗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徐长斌希望他们,继续为应城的防汛抗灾作贡献,解救转移被困群众,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应支援的部队一再表示,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在应城抗灾救灾中一定责无旁贷,全力以赴,确保圆满完成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救援任务,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后,徐长斌、席国爱、武斌洲和在应支援的部队负责人一道驱车到汉川市桐冢镇实地踏勘洪水流速、救援路线,并就如何实施救援制定工作方案。
徐长斌等领导到义和镇指导群众转移工作
记者:杨运涛 7月22日下午,市长徐长斌到义和镇指导群众转移工作时要求,要明确责任,严肃纪律,确保群众安全转移,不落一人。市委副书记席国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乐卫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阮炎坤,市政协副主席柴望想出席会议。 由于汉北河上游天门龙骨湖分洪,水位不断上涨,水头已流入我市老观湖水系,对我市龙赛湖区、老观湖地区造成重大影响,直接威胁到我市陈河镇、义和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根据市防指命令,对龙赛湖、老观湖周边地区群众进行紧急转移。 徐长斌指出,各驻村工作组和镇、村负责人是各村紧急转移安置的第一责任人;要细化责任,分头工作,严格按照市防指的要求做好转移安置工作。要按照统一政策口径,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工作。要按照不漏一村,一漏一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引导群众以投亲靠友为主,对“五保户”、孤寡老人要定点安置。要严明纪律,对因工作不利转移不到位、不彻底,造成人员伤亡的,将按照防汛抗灾纪律,严厉追究责任。
徐长斌在义和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记者:李鸿李恒 昨晚,市长徐长斌在义和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分析该镇紧急转移人数,研究部署下一步紧急转移及防汛工作。市领导席国爱、乐卫国、阮炎坤、柴望想出席会议。 徐长斌指出,当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紧急转移人数多、时间紧、任务重。要高度敏感,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充分认识这次紧急转移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的主要体现,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本次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群众转移工作。要高度负责,把群众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人、零死亡、零事故,防止人员回流。要高度统一思想,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市防指的统一要求、命令开展工作,继续保持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制度。要高度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保证信息准确,认真做好当地交通疏导、电力通讯和抢险应急工作。会前,徐长斌到义和镇铁塔、王台等沿线村庄查看人员转移情况,了解水情汛情。本次义和镇紧急转移涉及到全镇21个村1.6万人。截至当晚11点,该镇已就地安置人,集中安置人,投亲靠友人,90%的群众实现自我安置,10%的群众集中安置。
徐长斌在义和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
记者:李鸿李恒 昨晚,市长徐长斌在义和镇主持召开防汛工作会商会,分析该镇紧急转移人数,研究部署下一步紧急转移及防汛工作。市领导席国爱、乐卫国、阮炎坤、柴望想出席会议。 徐长斌指出,当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紧急转移人数多、时间紧、任务重。要高度敏感,增强工作紧迫感、责任感,充分认识这次紧急转移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的主要体现,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本次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群众转移工作。要高度负责,把群众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人、零死亡、零事故,防止人员回流。要高度统一思想,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市防指的统一要求、命令开展工作,继续保持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制度。要高度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保证信息准确,认真做好当地交通疏导、电力通讯和抢险应急工作。 会前,徐长斌到义和镇铁塔、王台等沿线村庄查看人员转移情况,了解水情汛情。本次义和镇紧急转移涉及到全镇21个村1.6万人。截至当晚11点,该镇已就地安置人,集中安置人,投亲靠友人,90%的群众实现自我安置,10%的群众集中安置。
我市召开紧急转移安置会议
应城电视台记者:何博 7月22日上午8点,我市在义和镇召开紧急转移安置会议,安排部署群众紧急转移工作。市领导徐长斌、席国爱、乐卫国、阮炎坤、柴望想出席会议。 此次转移安置中,义和镇有21个村名群众需要转移。市长徐长斌指出,义和镇及相关部门要按照生命至上的要求,做好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工作,特别要做好五保户、孤寡老人、老弱病残孕、儿童转移安置工作;工作专班要到指定安置点,将转移安置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不漏一组、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做好安置点群众的生活、医疗保障工作,确保他们有饭吃、有干净水喝、生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市委副书记席国爱主持会商会,并就紧急转移安置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洪水无情人有情:我市妥善安置义和、陈河两地转移群众
记者:艾彦中杨运涛邹祺杨梦迪 由于天门龙骨湖分洪,直接威胁着老观湖沿线的义和、陈河两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7月21日下午开始,我市紧急转移义和、陈河两地的群众,7月22日记者来到中心城区的两个安置点进行了探访。 据民政部门负责人介绍,从7月21日下午开始,我市安全转移义和、陈河两地4.8万群众,通过低处往高处转、投亲靠友、在中心城区设立两个安置点的办法进行妥善安置。7月22日上午,在市二中安置点报到登记处,前来登记的群众排成了长队,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填写报到登记表。 同期声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志育目前我们在市二中和碾屋小学设立了两个安置点,市二中可安置二至三千名转移群众,碾屋学校可安置一千名转移群众,截止23号中午,已安置二千多群众。 在市二中,6栋教学大楼都清理得干干净净,60多个教室内都安置了空调,虽然教室面积有限,但工作人员按标准为每一位群众都安排了床铺。来自义和镇季伟村的两位奶奶正带着孙子玩耍,从她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丝毫没有因洪涝灾害而感到不愉快。 同期声义和镇转移群众我们这里吃的有、住的有、喝的有,都安置得好,垫的有、盖的有,照顾的好。 同期声义和镇转移群众吃的有热干面、饼子,还有水煮面、汤面,都蛮好,自己想吃什么吃什么。 为了妥善安置好转移群众,中心城区的两个安置点分别组建了接待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和物资发放组,每个组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有条不紊。在二中接待现场,到处可以看到身着黄马甲、佩戴红袖章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搭帐篷,有的为转移群众端茶倒水,还有的打扫室内外卫生等,虽然他们忙得满头大汗,但没有一点累意。 同期声志愿者市二中高三学生万紫莲:在这里能帮助别人尽一份力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帮别人打扫卫生,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 在这批志愿者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来自实验小学二(8)班的范宇杰7月22日和妈妈主动来到二中安置点食堂分菜、端饭。虽然年纪小,但做起事来毫不含糊。 同期声志愿者实验小学二(8)班学生范宇杰:每天电视看到应城有很多地方受灾了,所以我来为他们做一些该做的事。 同期声志愿者聂贵生:我们已经来了63人,这63个人到这里来主要是对群众一是负责登记,二是为群众发放食品、饮用水、铺床等生活必须琐事,同时做好灾民的安抚工作。记者出镜:我现在是在应城二中的食堂,现在是中午的十一点半。大家可以从我身后看到,从义和转来的群众正分轮次陆续过来就餐。 针对进餐人员多而食堂承载有限的实际,后勤生活组科学调度,让每一位转移群众都有饭吃。 同期声转移群众张群力:有鱼有肉有汤,荤素搭配蛮好。 尽管吃饭的人较多,但秩序非常好。 同期声后勤生活组负责人彭宏秀:7月22日我们应城二中均接待了两千一百多人,由于我们食堂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就安排按村镇依次轮流吃饭,7月22日一定确保每个人都有饭吃,按目前的情况看进展非常顺利。 到7月22日下午4点,应城二中和碾屋小学共安置义和、陈河两地的群众达到多人,同时,部分企业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为他们送来了矿泉水、方便面等慰问物资。副市长黄红平带领民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到安置点检查指导工作。
开发区黄滩镇:搜救转移安置工作仍在进行
应城台记者:姜涛艾聪衡 7月21日,驻鄂某舟桥旅和应城消防大队以及开发区黄滩镇的多名官兵和干部群众,冒着高温在刘垸村开展转移搜救行动。官兵们轮番出动10艘冲锋舟和皮划艇,往返多次搜救被困群众。截止22日,共安全转移人,集中安置人。 对集中安置在黄滩中学、开发区学校和园区企业千科集团的名群众,开发区黄滩镇全方位搞好后勤保障,发放了凉席、蚊香、盒饭等生活必需品,并通过民政部门调运被褥、电扇、矿泉水等一批物资,确保转移群众能休息,吃饱饭,喝干净水,有病能得到医治。
空降兵部队紧急驰援天鹅镇老县河沿线抢险战斗
应城台记者:姜涛通讯员:庞喜未上像 7月22日,受老县河上游泄洪影响,天鹅镇夹河沟抗旱渠涵洞出现重大隐情,导致大量洪水“反向倒流”涌入八里畈,对阁老、花堰、田咀等6个村1万多亩农田造成严重威胁。
接到险情报告,空降兵某部队近名官兵迅速赶到现场紧急救援。在迅速制定好方案后,官兵们分成多组,并成立党员突击队,使用槽钢、桁架、杉木等物料堵住涵洞进水口,随后用大型挖机抛填石块,官兵们再搬运沙土袋等对此涵洞口填埋。经过数个小时的奋力抢险,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孝感团市委来我市看望慰问安置点群众
记者:尹丹 23日上午,孝感团市委领导来我市看望慰问安置点群众。 当得知我市义和、陈河4.8万群众遭受洪灾时,孝感团市委积极联系应城籍在孝经商人士支援家乡。他们将价值2万元的生活物资和1万元药品,紧急送到安置点。并详细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等情况,鼓励受灾群众安心生活,战胜洪魔。一声声关切的话语,驱散了水灾带来的阴霾,一句句深情的嘱托,给受灾群众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义和、陈河安置点:惊心之后有暖心
记者:尹丹 7月22日晚上,湖北E+便民连锁店为义和、陈河群众安置点送去3万元的生活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由于汉北河上游天门龙骨湖分洪,水位不断上涨,直接威胁到义和镇和陈河镇老观湖、龙赛湖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5万群众需紧急转移。得知灾情后,湖北E+便民连锁店紧急调运了箱方便面和箱矿泉水,连夜送到义和镇李集安置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期声:湖北腾扬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宋常兵
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1、凡署名作者为:“应城电视台”的文章,消息来源均为应城电视台!
2、任何个人和或机构在未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转载或大段引用用于商业用途!
3、个人转载不受限制,但不能重新发表于任何个人和或机构组织的网站、等自媒体平台!不得篡改作者姓名!
4、如有用于商业用途的目的,请提前联系我同意后方可操作!
5、请尊重原创、尊重劳动。
6、我的联系方式:邮箱:
qq.白芷的功效与作用白癜风土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s/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