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摘自百科)
早期的城市化建设中直接引起路面硬化现象,同时斩断了水特别是雨水的自然循环路线。路面硬化后导致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多,水流走或汇集,再加上不完善的地下管网排水系统,经常使城市在雨期逢暴雨时内涝,也就产生了各种“看海现象”。
海绵城市其实就是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时间与空间来实现减涝与节水效果的。使用一系列景观与工程手法,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渗透、调节、传输、截污净化等功能有效地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城市内部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暴雨期洪涝发生的几率减少。
(·新课标Ⅰ,1~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1.D 2.B 3.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土壤层位于其上,故土壤中水分下渗快,保水性差,因此为保证地上植被用水需用一定数量的树皮覆盖后保持土壤水分。
第2题,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过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第3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所以此模式在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
A.敦煌B.成都
C.广州D.深圳
5.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D.提供工业用水
6.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A.调节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美化城市环境
D.增加下渗量
4.A5.D6.D
第4题,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用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发生内涝的城市多分布在降水较多,且多集中性暴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成都、广州、深圳都是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城市易产生内涝;敦煌地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不易产生内涝,所以答案选A。
第5题,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增加了城市的水面面积,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可以降低城区的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暴雨过后该系统可以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可以通过沉淀池、湿地公园等对水体降解污染,起到净化作用;但是在活水公园中没有水回收利用,故无法为工业提供用水。
第6题,注意审题,公园中的荷花池具备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和增加下渗量等功能,但是在暴雨过后,雨水不断收集进入,公园中的荷花池面积大,没有河流与其相连,主要排泄方式靠下渗,这样不仅补给地下水,而且可以起到减缓城市内涝的功能。选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ly/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