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
名校集团化办学、
学前教育优质拓展、
艺术教育彰显特色……
在越城区,各具特色的现代教育实践,正推动全区教育现代化不断深入,“学在越城”已成为“品质越城”的重要保障,成为享誉省内的一块金字招牌。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现在坡塘小学的各项条件,比城里的小学差不了多少。”提起女儿学校的变化,越城区鉴湖镇坡塘村的陈建红很是满意。年,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托管坡塘小学后,“故事校园”的教育模式使坡塘小学的管理不断规范,学风大有改观,陈建红女儿的成绩也有明显进步。
坡塘小学的变化,是越城区推进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的一个实例。近年来,越城区不断加大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和改造力度,通过对薄弱学校撤、并、改,打造优质新校,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近五年共投入约8.5亿元,新建学校9所,改(扩)建学校18所,撤并学校14所。在目前全区70所中小学之间,教育条件和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越城区少儿艺术分团观摩交流活动在市少儿艺术学校举行
学校之间的牵手合作,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越城区先后成立13个教育集团,实现初中、小学、学前教育全覆盖,通过名校托管、名校联盟、优质教育品牌嫁接、乡镇教育共同体等办学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全区省级教育强镇、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率均达%,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创建率达80%,%的农村完小成功创建为市农村完小教学规范达标学校,全区基本实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
在越城区,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一样享受到良好教育。目前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中小学生数的35.6%,已实现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享受与本地学生“同城待遇”。
孩子们“学有良教”
日前,鲁迅小学王慧琴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在王慧琴老师的带领下,又来到陆游小学开展送教活动。“通过‘一校两区、联合托管’模式,我们的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并形成了良性机制。”陆游小学校长莫岚深有感触地说。
年,陆游小学以鲁迅小学和东浦热诚小学为依托,在3所农村完小撤并的基础上建立投用。6年来,学校多次请鲁小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老师来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陆游小学的教师也常去鲁小参加教研联盟活动,学习名校先进经验,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多次在市、区两级赛课中获奖。
昌安实验学校开设模拟飞行无人机创新课程
在越城区教育督导室副主任赵仁达看来,抓住了“课程”和“教师”这两个核心,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的流动有效打破了对名校的依赖,实现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据介绍,越城区教师的流动有城乡双向流动支教、名校集团内校际流动、镇域内校际流动、城区下派骨干流动、托管团队契约式流动、乡镇新老师到名校定期代培流动等六种模式。目前全区参与交流的中小学教师达人,18所城区优质学校(幼儿园)与24所农村完小(公办幼儿园)开展为期3年的结对帮扶。
此外,越城区还着力构建教师成长机制。在全省率先组建以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为主持人的11个名师工作室、3个名校长工作室、1个名班主任研修班,创新实施“本土教育家行动计划”,推进学科新秀评选、“三名”工作室奠基和卓越教师引擎工程,积极打造区域性教育拔尖人才“孵化中心”和“名优教师高产区”。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的高学历比例分别为95.3%、98.3%、97.7%。
特色教育“百花齐放”
今年10月4日,越城区成为全国第八个、浙江省首个“全国国际象棋之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是‘培新’这所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开启了我通往成功的大门。”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丁亦昕感动地说。
不止是培新小学,越城区特色学校的“网”越布越大。通过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发展策略,打造“非遗传承、国学教育、阳光体育、艺术教育”等区域性教育特色品牌,推出“校内教育超市”,促进全区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
富盛镇中心小学走以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莲花落”为主的曲艺特色创建之路,成立“稽山少儿曲艺社”,新编特色校本教材《我爱莲花落》,开展绍兴莲花落传承教学,学生表演的莲花落获得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二等奖。
建功中学开展学生艺术拓展课程
建功中学作为全国特色学校,以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特长。学校共开设20余个艺术拓展性课程,其中书法和音乐校本课程被评为市精品课程。一大批学有所长的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跨进全国各地知名学府,绽放出眩目辉煌的青春色彩。
“教育现代化,不仅在于学校的均衡发展,更在于尊重学校、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地发挥特长,形成各自特色。”越城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越城区60%的学校成为全国、省、市级特色学校,特色教育成为越城教育的符号。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个字,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着力点。”越城区教体局负责人认为,要让教育在公平基础上实现“有质量”,就是要向由“有书读”向“读好书”、由“高标准普及”向“教育优质化、现代化”迈进。该负责人表示,面对新要求,越城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框架拓展,教育资源布局还不适应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变化的新需要;行政区划调整后,需进一步优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做好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和优质资源共享的文章等。这些,都是“实现有质量的教育”课程表上的必修课。
~~~~~~~~~~~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深信,越城学子通过“有质量”的教育,将成为更好的自己,“学在越城”这块金字招牌也将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
(来源:绍兴日报封面来自网络)
长按右侧绿色小树,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ly/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