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今天上午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
王文涛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王忠林主持。
报告题目是《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不懈奋斗》
未来五年,济南怎么发展?
小编都为你摘登出来啦!
敢于担当真抓实干
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不懈奋斗
——王文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1
未来5年总体目标“一个率先,两个基本”
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确立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
基本建成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
2
打造“四个中心”,
济南推十大千亿产业创新计划
王文涛同志在在报告中说,“四个中心”建设,是省会经济发展的统领,对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发挥省会优势,集聚省会资源,提升省会形象,集中力量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代表山东水平、辐射周边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王文涛说,我们制定了《三年行动纲要》,提出了“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的目标要求。目前,“一年有势头”已经顺利实现;年要按照“”工作体系,乘势而上,全面攻坚,实现“两年有看头”;年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实现“三年有突破”。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基本确立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
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下大力气做大总量。高度重视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支撑省会经济做大做强、争先进位,努力实现与山东经济强省地位相适应。
下大力气做优结构,牢牢抓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
下大力气做强县区。在县域层面,坚持少取、多予、搞活的原则,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统筹抓好市区产业向远郊县转移、县域差别化扶持政策完善落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引导各县立足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定位,以工业经济、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园区为重要载体,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千方百计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在城区层面,引导各区立足都市特点,增强长板优势,积极发展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抓住用好地铁经济新机遇,大幅提高城市经济实力。
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要注重产业为本、金融为用,依托黄河中下游特别是山东工商业实力雄厚的有利条件,广泛吸纳产业金融资源,实现与国家其他区域金融中心的错位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支撑作用。聚焦重点区域,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区域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推动本地金融机构增强资本实力、打造知名品牌,吸引大型企业集团在济南设立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聚焦产融结合,积极创建国家级产业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聚焦金融生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推进物流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与枢纽城市地位相匹配、开放高效生态智慧的现代物流体系。夯实交通基础,加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依托京沪高铁、济青高铁、济郑高铁等高铁网主框架,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际铁路建设,建设“米字型”区域性铁路枢纽,完善高速路网,推进小清河全线复航,实施济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加快开通济新欧货运班列,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相互衔接的多式联运。优化园区布局,壮大骨干企业。
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科技与产业融合、高校与企业融合、济南与国际融合,加快建设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注重转换创新路径,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积极谋求颠覆性创新,特别是从济南最有条件、最具优势、最有前景的大数据和量子技术两大领域入手,加快“数创公社”建设,推进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努力抢占发展先机、形成规模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和“变道换向”并存。
注重强化创新支撑,突出济南高新区主战场地位,发挥济南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用好驻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省会智力资源,推进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注重聚集创新人才,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营造创新环境。
大力实施十大千亿产业创新计划
坚定不移加快产业振兴发展,为“四个中心”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产业是强市之基,产业兴济南兴,产业强济南强。我们要建成“四个中心”,必须下定决心,奋力强攻,大力实施十大千亿产业创新计划,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力争通过五年努力,重振产业雄风,彻底打好翻身仗,改变济南产业发展薄弱的局面。
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实施工业壮大工程,做强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形成一批支撑有力的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全力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业和产业技术基础。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全力打造十亿、百亿、千亿企业梯队,同时围绕特色产业、细分行业,打造一批“隐形冠军”。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推动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推进落实《中国制造》济南行动计划,积极对接德国工业4.0,大力引进德国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一方面,推动科技研发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基因技术、军民融合等高端领域、新兴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造就一批优质企业集群,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未来的支柱产业。
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突出省会优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服务经济强市。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目标,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研服务、创意设计、检验检测、中介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区域性生产要素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制造企业加快服务环节专业化分离和外包。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丰富商贸流通品牌档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突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发展蔬菜、畜牧、林果等优势产业,培育茶叶、中药材、种苗等新兴产业,促进农业结构向多维度和立体化调整。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继续加强以“一区六园”为重点的都市农业园区建设。发挥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效应,推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农科教一体化。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商联盟等新型经营模式。
着力强化产业服务体系。做好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坚持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方向,统筹构建分工合理、主业突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区域布局。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环境,坚持一业一策,加强对十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产业协同机制。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电子商务在三次产业中的普及应用,建设全省领先的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和安全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鼓励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品牌创建、营销网络拓展能力,彰显“济南设计”、“济南智造”、“济南服务”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创造宽松环境,促进民间投资,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强化环渤海地区南翼中心城市地位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四个中心”建设提供强劲动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不断为“四个中心”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活各种发展要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为突破口,分类分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人民群众辽宁白癜风医院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