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应城史话》《应城民俗》]
征稿启事
为助推应城文化事业繁荣,创新文史工作思路,凸显资政育人,服务地方发展,经多方征求意见,市政协决定年继续编辑出版《应城史话》两期,启动《应城民俗》(生活篇)史料征集工作。为做好史料征集工作,确保出版工作顺利完成,现将征稿启事发布如下:一、《应城史话》征集内容1、人物春秋。本栏目侧重某些特定群体,深度挖掘应城的历史文化名人(各类典型人物)、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精英等。2、古迹探寻。本栏目主要探寻应城的名胜古迹,搜集挖掘一些传说和故事,丰富其历史文化内涵,增加历史古镇、村庄和其它古迹等内容。3、史海钩沉。本栏目主要写应城的历史、趣事等。包括写一些应城历史上遇到的重大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以及应城人民防灾、救灾保发展的历史事件,传承文明,启示未来。4、蒲运流变。深度挖掘应城民风民俗的文化内涵,传承蒲骚文明的历史根脉,坚守应城人民的精神家园。5、膏盐沧桑。继续挖掘有关膏盐历史故事,重点围绕其经济属性如膏盐贸易、产业发展的历史嬗变、膏盐经济的深远影响给当今膏盐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历史借鉴作用。6、山水乡愁。本栏目主要通过写应城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讲好应城故事,激发乡土情怀,传播应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二、《应城民俗》(生活篇)征集内容1.物质生活民俗。(1)衣(服饰鞋帽等方面);(2)食(饮食习惯、特色小吃等);(3)住(房屋结构及房屋特色的变迁);(4)行(交通工具的变迁);通过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着手来反映生活变化。2.社会生活民俗。(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2)岁时节日民俗(节气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3)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3.精神生活民俗。(1)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三、征稿要求1、坚持“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突出“三性”(统战性、史料性、可读性)特色。2、不限题材,但拒绝论文与工作总结;不拘观点,但杜绝政治性错误;不论长短,但以少于字为宜;忠于史实,但允许多说并存;注重细节,但崇尚简洁;文风朴实,但力求图文并茂,文字生动活泼。3、投稿人应确保稿件的合法性,并对稿件拥有版权,文责自负;以单位名义撰写的须由单位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撰写的请署上姓名,由当事人口述、经作者整理的史料,应在文稿下方注明口述人;所有稿件均需写上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以便联络;投稿可采用邮寄、电子邮件等形式;稿件一经采用,出版后即付稿酬,并寄送样书;由于人力有限,请作者自留稿底,恕不退还。4、本次征集活动常年征稿,来稿请注明所投栏目;文史委拥有修改来稿、调整所投栏目及选用时间的权利,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注明。联系我们:《应城民俗》、《应城史话》采编部联系人:谢丽萍手机:办公—投稿邮箱:@qq. 应城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二O一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