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生机盎然,充满野趣的五源河湿地公园;白鹭嬉戏,水清鸟欢,引人入胜的美舍河湿地公园;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演绎奇妙自然的那央湿地;水草丰美、湿地类型丰富,有千年农耕文化的潭丰洋湿地……在海口,众多的海、河、湖孕育了丰富的湿地。据统计,全市有湿地资源公顷,湿地覆盖率达到12.7%,是中国湿地率5.58%的两倍多。海口,“水城”美誉名不虚传,有辞赋为证:“其地则一城带水,三面环渤,北挹神州,南镇广陌”。
▲美丽的新旧沟湿地。
年,海口湿地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包括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获批,批准成立5个省级湿地公园,建设45处湿地保护小区。海口应如何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口市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明祥。
增强市民意识形成保护合力目前,海口主要河流有17条,从海口范围独流入海的有9条,海南省最大河流南渡江在海口穿城而过。海口既有典型的海岛生态系统,又有独特的火山熔岩地貌。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海口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4种湿地类型,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是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工和自然的湿地、近海和陆地的湿地、城市和乡村的湿地在海口交相呼应。
“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和海口美舍河湿地公园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是对我市湿地工作特别是这两个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肯定。”张明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过去的一年,海口在湿地保护方面做的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包括制度的建设、宣传教育等,在国家林业局评选向国际申报的湿地候选城市当中,专家对海口的评价很高。
▲羊山河流湿地。
“目前,海口湿地保护的氛围已经非常浓厚,如何将湿地保护真正落实到点滴的行动中去是下一步应该思考的问题。”张明祥表示,从制度建设方面,海口做得都不错,那么接下来在一些保护、修复,包括一些外来物种的控制,以及提高广大市民保护意识方面,还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共同参与。
“如海口现在正在筹建的海口湿地保护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明祥指出,湿地协会是一个民间组织,能更好地发动民间的力量去保护湿地,使得政府和民间能够共同发力,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湿地保护协会的成立,对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的形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规划建设湿地遵循各自特色在张明祥眼里,海口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不管是城市里的美舍河湿地公园、城郊的五源河湿地公园,还是45个湿地小区,都应具有自然美,在规划和建设中都应当遵循各自的特色来打造。
“羊山地区最大的特点是人和湿地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是一个天然系统。”张明祥表示,羊山原住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特定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条件紧密相联,聚落格局、建筑材料、种植方式、物种选择、水资源利用方式与火山熔岩自然环境高度适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闪耀着生态智慧光芒,因此称其为“羊山生态智慧”。
“羊山地区,老百姓在落水的时候种一季水稻,在涨水的时候就把它做为田洋。这种特点在湿地保护中一定要遵循,让老百姓真正从湿地保护中能够得到实惠。”张明祥强调,对于羊山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一定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按步骤、分区域推进。“所以在整个年,我们对羊山湿地做了一些更加详细的调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些规划。”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盛开的美人蕉。
琼山区龙塘镇和龙华区龙泉镇交界处的新旧沟范围不大,只有多公顷,张明祥认为其特色鲜明,可以作为特色湿地保护小区先行一步建设,然后以点带面,更好地推动海口的湿地保护工作。“新旧沟湿地保护小区有丘陵、有森林、有田洋系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这么小的区域里面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体现。同时,周围还有五个乡村,所以我们想通过新旧沟的打造来带动周边的村民增收致富,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这个是最主要的。”张明祥满怀信心地说。
为向市民充分展示美舍河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1月13日至14日,市治水办连续两天组织沿线居民、社区干部等参观美舍河国兴大道、凤翔公园等多个示范段。参观过程中,治理后的美舍河凭借高颜值俘获了众人的“芳心”。
▲美舍河沿线居民参观生态修复后的凤翔湿地公园。
国兴桥段水面阔提升业态助发展14日下午,国兴桥段水面开阔,波光粼粼,亲水栈道两侧的红树长势良好,偶有白鹭从水面上低空掠过,引起市民观摩团的一片惊呼。
据主持人介绍,在此次的河水治理中,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美舍河国兴桥段处处可见。两侧河岸后退了6至8米,河面宽度扩大了12米以上;种植池挡墙采用了火山石材料堆砌,不仅对初期雨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还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新奇感;自行车道采用的是透水混凝土材料建造,目前渗水效果非常好。美舍河国兴段两旁将会建设酒吧餐饮一条街,为市民提供生态娱乐场所的同时也将提升河段业态,为该河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与方向。
“以前河边很臭也很脏,大家都不愿意来。自从改造后,每天早晚在这里散步的人很多。”白龙街道的居民陈林告诉记者,现在河边视野非常开阔,环境好,空气也好,这里成了周边居民最喜欢的地方。
凤翔公园景色好市民果园触乡愁“看到这些种植的果树,有种小时候家里房前屋后的感觉。”在凤翔湿地公园的市民果园里,看到荔枝树、龙眼树、莲雾等海南本地的30多种果树时,触动了滨江街道下坎社区居民郑日深的乡愁,“想不到公园里种了这么多果树,不仅为公园增添了景色,也是对我们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一个科普教育,触动我们的乡愁。”
在凤翔湿地公园的八级梯田湿地,睡莲与水生美人蕉依旧开得灿烂。这个集景观和净水功能于一体、占地1.4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据介绍,目前梯田湿地每天可以处理的生活污水量为立方米,相当于个家庭一天的生活污水量。
“整个公园的设计我非常喜欢,不仅视野开阔,而且景色层次感非常好。”住在滨江路的市民王小淇告诉记者,公园景色非常美,特别是梯田湿地,集合了休闲娱乐与科普知识的学习,走在里面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美舍河水清岸绿保护需要你我他“美舍河的治理要实现长效化,还需要依靠市民特别是沿线居民的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共治的良好局面。”市治水办综合组组长王亚琴表示,海口以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并以美舍河为示范,全面开展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目前,美舍河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已取得一定成效。
提到此次组织市民参观美舍河水体治理工作的初衷,王亚琴表示,除了让生活在美舍河附近的居民来看一看水体的治理成果,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希望大家能加入到保护美舍河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母亲河,留住浓浓乡愁。
据了解,美舍河一期5个示范段已经在年6月1日对外开放,二期整个示范段也进入收尾阶段,目前美舍河长堤路至国兴桥基本上已经贯通。下一步,美舍河流域将开展清污分流、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系统整治流域排水管网问题,实现水体水质的持续提升和长效达标。
来源:海口日报
记者:龙易强
摄影:石中华、赵晓龙
编辑:臧晓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