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无路可退是小餐厅的唯一结局吗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1-11-5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1/5948909.html

我决定写这个题目的契机是之前一次姐姐来成都,说要去一家网红店喝个下午茶,怀着满心期望带着下载好的美颜相机app顺着拥堵的车流驱车一个小时按图索骥,临到了发现一片荒芜,店铺早已停业歇店了。

全国任何一家稍微大些的城市,餐饮类的竞争都很激烈,尤其是餐饮文化厚重的地方,比如广东、四川、浙江这些中餐主要菜系的根源地,近几年不知是不是嗅到了人们对于食物已经不仅仅是果腹所需的商机,无数餐厅像是放开生育政策一样齐齐现身,雨后春笋一般蹭蹭蹭地往外冒。就算是同一条街,隔三差五总能看到不同的店铺门口摆满开业花束。

△现在餐厅的迭代速度非常快,其功能也不是单一的吃饭

但很多餐厅的寿命也和应季的食材一样迅速凋零。我大学时离成都建设路蛮近,常到那里去看电影。每次路过天桥,朋友就会给我讲那家关着门的教育机构之前曾轮换过多少家餐厅。

△成都很多苍蝇馆子还在坚持固有的经营模式,在如今的餐饮市场下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是它们面临的问题

在成都的餐饮江湖里,要想能长盛不衰,口味、定价、宣传、环境、特色、位置缺一不可,还不能仅仅保持一个平均水平,而这样的竞争环境,对于那些家门口或是公司楼下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小餐厅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又恰逢外卖时代的冲击,若没有做好宣传和对外卖出品的把控,又如何去与精确打击市场的团队来进行竞争?

我常去的一家乐山小吃店叫罗目。

餐厅位置很不好找,藏在商圈深处,但装修风格还不错,暖黄灯、长木桌,地儿不大但很干净。店里是来自乐山的一家人在经营,中年女人和她的儿子在后厨做菜,没猜错的话前台收银的可能是小儿子。店里菜品不多,两三款面、两款米饭,还有钵钵鸡、牛肉咔饼、钟水饺,乐山豆腐脑之类的小吃,人均十来块。

△罗目乐山小吃店里的牛肉咔饼,有点像肉夹馍

第一次找到这家店纯属偶然,和朋友误打误撞进去后,从此成了他们家的常客。别的不说,蛋冲豆腐脑、钵钵鸡、钟水饺和杂酱面口味是真的深入人心。我至今还没有去过乐山,但在成都吃过的乐山小吃倒不少,即便都是连锁,也很少碰到像罗目这样让我记忆犹新的店。

△钵钵鸡和鸡汤饭经常成对出现在饭桌上

钵钵鸡那盆红油,我是真觉得浓香四溢,而我患有慢性咽炎的朋友则对黄澄澄的鸡汤饭情有独钟,在我们这几个人的小团队中,暗地里把这家店亲切地叫做小食堂,只要馋了就会去点上一碗钟水饺。

△钟水饺

也许是去得太频繁,也可能是光顾的人实在不多,店里的阿姨渐渐跟我们熟络起来,连带着在后厨煮面的儿子小川每次也都会隔着热气升腾的面锅给我打招呼,一来二去还会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7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