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北京大学第35期黉门对话时空大数据与未来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1-2-8
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214/5116386.html

北京大学“黉门对话”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为促进跨学科交流和高等人才素质培养而组织的特别项目。第35期对话以“时空大数据与未来城市”为主题,由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空学院)承办,于6月26日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本次对话项目负责人为刘瑜教授,邀请到了跨文、理、工三科的学术界、企业界、政府部门的专家对话题进行对话和辩论式交流,旨在评估时空大数据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构想未来城市的形态,并探讨在新技术支持下的人与城市之间的新型耦合关系,以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背景下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引领相关学科的发展。

本期对话由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洪阳教授致开幕词,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国华教授、地空学院党委书记李培军教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前所长童庆禧院士分别致辞。三位专家的致辞包含了北大优秀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和地空学院的学术研究概述,对交叉学科发展、产学结合、城市发展的人文思考、学术研究者的社会责任的讨论与强调,从而开启了在场观众对未来不确定性和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反思。

第一场的对话主题为“时空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由工学院程承旗教授主持,针对时空大数据的潜力究竟在哪里、空间科学在数据科学冲击之下还有什么价值等议题展开了探讨。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龚建雅教授引出了信息时代时空大数据的挑战与反思:当传感器广泛应用、众源地理数据兴盛、人工智能崛起的时候,地理信息科学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在哪里,学科的天花板在哪里?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质疑技术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滥用,因而继续引发在场专家和观众的讨论。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教授王法辉教授指出,大数据的能力不是讲新的故事,而是讲更好的故事,让我们讲述的故事更明确、更快速、更节约成本。高德软件总裁刘振飞表示,大数据并不滥,因为未来城市的运行产生了海量数据,蕴藏巨大价值,与数据能在多大范围内解决城市问题相关的,是未来空间科学的发展方向与瓶颈,以及规划专业的瓶颈。

这些问题在全场引发积极讨论与深刻思考,引出很多高质量评论和问题。其中一位武大规划学生发言人表示,规划和空间科学是创造者,计算机只是实现途径;时空大数据的核心在于人,我们应该思考怎么把人的因素加进来。

第二场的讨论主题是“未来城市构想”,由刘瑜教授主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李晓江提出未来城市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