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余书林看山看水2017年系列散文之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17-12-16

长江埠小吃砂子馍

初见到这个镇名,读者诸君也许以为这个小镇在长江边上,其实,你错了。它是应城市辖下的一个古镇。

长江埠地处应城、云梦、汉川三县市交汇处,是一个具有四百多年历史、商贾云集、商贸活跃、人杰地灵、经济发达的老镇,素有“小汉口”的美称。被誉为当代楚天名镇。早些年,应城的火车站也在这里。

正因为长江埠是个历史名镇,所以这里有一种闻名遐迩的民间小吃——砂子馍(饼)。

我吃过它、见到制作它的整个工艺流程后,以为“砂子馍”这个名字,于它倒不是很确切,要是叫“石子馍”,可能更为准确。这砂子馍,实际与“砂子”无关,是以石子烙烤而成的。馍做成半成品后,把它放进烧得滚烫的石子(如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中间,经石子烙烤而熟。

做砂子馍的主要原料当然是面粉。其次有“酥油”——用面粉揉合的一种发酵物,放入植物油里;还有“猪油、香葱”的混合物;“辣椒粉、芝麻沫”之类得调味品……

砂子馍的整个工艺流程,一个人可以操作,也很便捷。

先将面粉搅拌好,揉成一个个“砂子馍”所需的小面团。接着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张一尺见方的面馍,将“酥油”用手涂其上,接着,像叠被子那样,在其方馍的三分之一处回折,再将剩下的三分之一再回折于上。紧接着把“猪油、香葱”的混合料,再将那叠成三层的长面条再进行回折,又回折。这时的面饼,被折成了一块有9层的方“饼”,这时,再用擀面杖把这方饼擀成一张方形薄饼。然后,再一次涂上酥油,再折再折,再涂上“辣椒粉、芝麻沫”调味品,再折再折,又成方饼。再用擀面杖将其擀成方形薄饼。这时,“砂子馍”的半成品算是做成了。紧接着,把一口小铁锅里烧得滚烫的鹅卵石倒出一半到另一个容器里,接着,把做好的“面饼”放进锅里的热石头上,接着,将刚才盛出来,放到另一个容器里的“热鹅卵石”倒进锅里,压着刚放进锅里面饼。面饼夹在滚烫的石子中间,可谓上烙下烤吧!

不一会儿,锅里的葱、芝麻等物香气四溢,飘荡在空气中,沁入游人肺腑,尽管路过此地的你腹饱肚胀,也会食欲大开,情不自禁地想吃上一张。

烙烤好的砂子馍,正反打满了鹅卵石的“烙印”。它呈现给人们的“面目”,颇像现在包装鸡蛋的那种托盘。大小也差不多,甚至连颜色也像。

刚出锅的砂子馍香脆可口。碰上牙齿,即刻脆散,满口生香。

我是刚从长江埠的长江铁路大酒店里走出来,还打着酒嗝时,闻到空气中飘溢的砂子馍香气时,走近砂子馍小吃摊的。吃了一块,觉得“瘾”还没过足。

我离开了长江埠,砂子馍的香气却久久地萦回在我的嗅觉里,砂子馍的味道却时时地回味在我的食欲中,砂子馍的制作工艺却深深地铭记在我的心坎上。

我书写砂子馍,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世上还有这么一种小吃。

在写这则短文时,我想,应城人要是有福建沙县人那种“推广精神”,这长江埠“砂子馍”小吃,配以孝感米酒,肯定会风靡全国!

水月村人

用拙劣的笔、粗糙的文字、不通的语句:

传承乡风民俗书写古今传奇

记录游走足迹描绘人间百态

讲述男女故事戏说村野情趣

联系邮箱:

qq.







































福建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