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应城经济开发区专题召开路名命名建议座谈会,特邀市作协主席朱木森等文化名家,集思广益,为园区道路命名增添“文气”。
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增多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城经济开发区新建和规划了一些尚未正式叫得上名的道路,为体现开发区历史文化底蕴及城市人文风俗地貌。这些道路怎么命名?12月11日下午,应城经济开发区特邀市作协主席朱木森等文化名家,对园区“三纵九横”道路以及王桥路、育才南路等共计14条道路地段命名、更改现有名称。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爆点,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道路命名工作不能滞后。”“道路名称作为一种社会基础信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规范使用道路标准名称,将进一步推动开发区文明城市建设,优化地域发展环境。”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开发区道路“活”起来,相关单位和部门均花了不少心思,“纵”要考虑历史沿革、民俗习惯,“横”要兼顾周边规划、区域协调,同时,还要好找好记,规范有序。
据悉,在前期一周的时间里,应城经济开发区曾向区域范围内和社会公开征集道路名称,征名在开发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w/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