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同心战疫共谋发展刘海洋疫情不止我不退,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4/5/14
白癜风外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28/9499565.html
<记牡丹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海洋

自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群90后白衣战士,他们是勇挑重担的年轻一代,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用专业、仁爱、尽责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斗,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牡丹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海洋就是其中一员。

27医院重症医学科血液净化小组、镇静镇痛小组成员,是个标准的90后,性格阳光开朗,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有爱心有担当。

请战书

疫情暴发时,他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看着深爱的妻子与年幼的儿子,心中虽有不舍,但仍毅然决然踏上了征程。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随队被医院重症病房从事救护工作。

1

医院,当重症病房里危重症患者不断增加、原有危重症患者病情不断加重,刘海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节约时间、减少防护服的浪费,他穿着成人尿不湿,尽量不喝水,总是长达6至8个小时坚守在病区超负荷工作。

“抢救”在重症病房每天都在发生,而每次抢救后都是精疲力尽,看着病人病情转危为安、治愈出院,他心里想:“哪怕再苦再累也值了!”

刘海洋回忆

在众多次抢救中最让他难忘的是2月18日,有一对确诊新冠肺炎的夫妻,病情十分严重,丈夫在做完CT检查回来后,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的症状,他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建立一组颈外静脉通道进行升压补液治疗,可血压刚刚回升,患者却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又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经过40分钟紧张的抢救,患者生命体征恢复了正常。

迎难而上、发挥专长。

支援应城期间,当地重症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护士都是普通科室临时调配的,缺少重症护理经验,刘海洋有着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抢救,以及生命体征临床判断的丰富护理经验,当地医护人员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东北老铁”“东北帅哥护士”。

医院的队员邱焕昀开展了首例CRRT治疗,因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张某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等症状,病情不断加重,经专家会诊急需血液净化治疗。医院不具备该项治疗技术,刘海洋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担负起了血液净化治疗的工作,与邱焕昀共同奋战了37个小时,从死亡线上把患者拉了回来。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填补了该院在血液净化领域的技术空白。

3月21日,结束支援湖北任务的我市医疗队队员们平安凯旋。

结束14天集中休养后,绥芬河口岸境外输入疫情发生,刘海洋仅回家住了两晚,还没亲够宝贝儿子,就义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危重症患者救治一线。

在此期间,他总是选择凌晨零时至4时这一班值守。

当问及为何选择这一班时,他坚定地说:“我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重症医学科工作,在这关键时期,我必须冲在前面,再说男生体力好、能熬夜,也应该多担当。我们小组6个人,有5个男生。”每天刘海洋他们这班成员都是提前1小时换衣服,等下班后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回到驻地,往往已是早上6点以后。“疫情不止我不退,不负一身洁白衣。”

在白衣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5月9日重症中心患者全部治愈,5月12日新冠病区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刘海洋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抢救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誓言。

用“逆行”书写年轻人的勇气与担当

护理岗位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护士是接触患者时间最长的,尤其在ICU病房,护士还要帮助患者处理排泄物,感染风险很大。但这些都没有让刘海洋退缩,在他的心中,每天在ICU护理危重患者,在抢救中与时间赛跑,不仅肩负拯救生命的重任,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如刘海洋这样的90后医护人员脱颖而出,形成了一道年轻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跟前辈们并肩,不分昼夜、轮流值守,跟死神抢人,让青春在与病毒的博弈中闪闪发光,用自己“逆行”的身影,书写着这一代年轻人的勇气与担当。(陶华)

推荐阅读

文字:武淑华记者陶华

图片:牡丹医院提供

原标题:《同心战疫共谋发展

刘海洋:“疫情不止我不退,不负一身洁白衣”》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s/9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