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夫
(-)
名士楷,字良夫,号静庵,嘉善魏塘镇人。少怀大志,学而勤奋,每至半夜方休。清光绪十三年()中秀才,后弃儒学医,师事同县名医吴树人。吴授以祖师张希白、吴云峰等著作,陈良夫皆亲自抄录,朝夕诵读。更博览《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等经典著作,深得奥旨。对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四家学说,融会贯通。手录吴树人《延陵医案》,时时温习,探其精微。悬壶不久,名声日噪,嘉兴、平湖、金山、上海等地慕名延请求治者,踵趾相接。精于切诊,长于时症,亦擅调理,治疗杂病极重七情六七,对肝病更为擅长。其审证立方,每有独到之处。行医30年,名盛当时。及门弟子近30人,传其衣钵,有声于时。惜诊务繁忙,未暇著作,所遗《颍川医案》12册系门人孙凤翔、陈昌年等随诊记录、整理而成,后由其子陈可南保留至今。其中部分医案收入秦伯末《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年后,中医学院教材亦采用陈良夫医案施教。前浙江中医专科学校校长范耀雯为之题“国医导师”匾额。年,浙江中医研究所与嘉善县卫生局合编《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陈良夫专辑》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钱能训
(-)
字干臣,嘉善魏塘镇人。幼承家教,博览群书,贯通经艺。清光绪二十四年()进士,翌年留馆,散馆后授编修,转员外郎。先后任监察御史、广西副主考、奉天右参赞、顺天符尹、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辛亥革命爆发,西安民众响应,能训在西安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西安光复后,自戕未遂,经革命军医治后送出潼关。年起任北洋政府内务次长、约法会议议员。年1月,袁世凯授为中卿。后历任礼制馆副总裁、平政院院长兼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张勋复辟时被任命为农工部左侍郎。旋任王士珍和段祺瑞内阁内务总长。年,徐世昌任大总统时,任代理国务总理;11月,经参众两院同意,任国务总理。是年,曾尽力促成南京政府与北洋政府议和;东北等地流行肺炎,批准建立国家传染病防治处。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引咎辞职。旋又受命督办太湖水利工程,筹办溥益糖业公司,组织中华懋业银行。参与浙江18名士绅联名呈请北洋政府减免田赋,经核准,嘉兴六县减赋,尤以嘉善最多,减免粮米达石。年8月,应聘为外交部顾问。参与组织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主张山东省应无条件归还中国。编有《浙江公会事实记》。年病殁于北京寓所。是年7月,移柩嘉善,葬在今惠民乡小桥村卞家桥钱氏故茔,徐世昌赋诗哀悼,并撰写了墓志铭。年,其墓经嘉善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戴补斋
(-)
名耀,字补斋,嘉善干窑镇人。戴氏为干窑望族,窑业世家。幼年延师诵读经文,然屡试不中。清末废科举后兴新学之风,补斋矢志兴办学校,造福乡里。宣统二年()聚合地方人士捐资,作为教育经费,并发动学生捐献砖瓦,将本村鹿形浜口竹青庵正殿辟为教室和办公室,创办新式学校,名为干窑北市小学堂,自任校长,延聘顾仰堂等学识渊博之士为教员。数年后粗具规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内兴起“实业救国”之风,上海建筑业兴旺。戴补斋以1万银元筹建机制平瓦厂,被公推为筹建主任。后定名为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设总公司,推黄首民为总经理,戴补斋为营业部主任,主持干窑厂务。厂部设于干窑镇北市兰翠桥西北角小浜,占地26亩,厂房73间,有进口手工机械压瓦机1台,12、16英寸脊瓦模具各1副,窑墩6座(自有3座、租赁3座),40吨运输船6艘,工人90余人,所产砖瓦经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上海著名的国际饭店、华侨饭店、哈同公园房屋均采用泰山厂砖瓦,泰山砖瓦在南京、上海一带风行。年,公司在上海新龙华黄浦江沿岸长桥地区另建新厂,由戴补斋负责筹建,名为泰山二厂,生产砖瓦专供上海用户。数年中,泰山公司盈利几万元。干窑地区众多业户相继仿效办厂,遂成为嘉善近代工业的奠基地。
来源:嘉善县档案馆编辑:张诗筠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s/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