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
机器人已经能帮人类完成许多工作
例如装零件、扫地等等
咱们下应也动用“机器人”了
赶紧跟小应去现场看看吧!
▼▼▼
进入漆黑的地下管道后,探照灯自动打开,然后灵活地进退、拐弯,发现管道有渗漏、破损,或是淤泥太厚,当即向地面的操作电脑发回高清照片,供工作人员据此设计整改方案。昨天,下应街道动用智能机器人对天工路一处雨水管道进行检查,助力污水零直排街道创建,目前,街道已查出管网破损处。
昨天上午9点,下应街道天工路天宫庄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门口,来自浙江易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曹其波正全神贯注的盯着手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地下雨水管的时时画面。电脑的另一头连接的是一根管线,管线伸进窨井中。
“管道直径仅四五十公分,排水工人根本无法进入巡查。”曹其波介绍说,这时,一台个头不大的机器人上场了。它有4个小轮子,长约40厘米,“脑袋”上是一台探照灯,还有高清摄像头,身体由一根电缆线连接着电缆绞盘。工作人员把它放入排污管道后,利用放在路面的电脑操作,遥控指挥它在地下作业。
电脑屏幕上显示,机器人进入管道后,探照灯自动打开,并根据路面指挥灵活地进退、拐弯,并清晰地传回管道内的图像。哪怕是细小的裂纹,在电脑上也能清晰地看见。
一旦发现管道内有破裂、堵塞,污水口,就可以立即根据拍摄的情况、具体位置准确地记录下来,再据此制定相应治理方案。
今年5月开始,下应街道开始采用机器人对辖区污水管、雨水管等进行排查,目前已经排查了东兴小区、蔚蓝水岸、湾底小区、培罗成新村等区域,共排查污水管22.4公里,雨水管26.1公里,已查出管网破损处、管网堵塞处,修复管网破损处,目前已基本完成辖区老小区管网排查。
采用机器人开展管网排查,摸清排水口情况,是为创建污水零直排街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按照污水零直排创建要求,需要达到正常出水口晴天无出水的标准,对此,前期街道已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辖区20条河道做系统性的管网普查,共排查出个入河排水口,并统一更换设置了规范的标识牌,实施“身份证”管理。今年再投入万元对老旧小区、路网的管网进行疏通、检测和修复,查漏补缺。
除了对雨污管网进行检测,该街道还长期聘请巡逻员,加大辖区河道巡查力度,查收渔网、地笼等,并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辖区20条河道水质每月定点开展检测,目前大部分河道水质已达到五类水标准。
还有现场视频,直观感受“机器人”如何工作
▼▼▼
如果你也觉得家园下应不错?
请推荐给你身边热爱生活的朋友
也可以直接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s/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