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数数抚州的别称,让你知道我们这座城市有多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0-9-5
抚州抚州最美、最迷人

抚州,大气、厚重、精致、朝气蓬勃,是一座熔铸了品格与精神、激情与梦想的城市,喜欢她不需要理由。当你试图深入了解她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她那些广为人知的别称,也是认知、展示这座梦幻城市的另一扇窗口。

临川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年)建临川郡,属扬州,治临汝县(抚州市临川区)。临川郡辖临汝、南城、西丰、宜黄、安浦、南丰、永城、定川8县,治南城,同年迁治临汝。

抚州

隋开皇九年(),平陈、总管杨武通奉使安抚,废临川、巴山两郡置抚州,取安抚之意,抚州之名始于此。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抚州之名沿用至今。

羊城

不是抚州人,不知道抚州市,抚州以前又叫羊城,可是如今说出“羊城”这个别称,我想一百个人里面会有一百个人会想到广州,包括我们抚州人。在抚州一中的后面有一条路,也就是由市区通往东华理工学院北区的路就叫“羊城路”。

抚州别称“羊城”,也流传这样一个典故:说一只修道的羊到抚州不知道为什么翻过来了,4个蹄就是抚州市区的4个高地,所以在医院的坡工人文化宫和抚纺或者是一中,抚纺就是羊头。抚州,这块宝地,后来就被命名为羊城

才子之乡

“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临川才子”是“临川文化”的得意之笔。自古以来,抚州才子之多向为世人瞩目。乐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记述,就是临川才子大量涌现的生动写照。

自魏晋以来,特别是两宋以后,抚州名人辈出,文事昌盛。初唐时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来体现对临川文化的极高赞誉。两宋以来,当朝“兴文抑武”,科举制度兴盛,临川因科举连捷,流光溢彩,被南宋著名学者董震誉为“人才之乡”;明朝中叶,赣东民谣有唱曰:临川才子金溪书。随着此民谣的广泛传播,“人才之乡”便被人们改称为“才子之乡”。

旴语文化之邦

旴语又称抚州话或临旴话,在赣东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中国方言学上被命名为赣语抚州片,或称之为抚广片、抚州南城片,旴语主要分布在江西抚河流域。

抚州素以“文化之邦”的美名而享誉全国,自古文蕴深厚,英才辈出,孕育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抚州文化,遗存下数量众多、精美绝伦的历史文化古迹。如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名就非常有特色。在抚州城里,有不少老地名跟数字有关系。如:“二仙桥、三元楼、四眼井、五皇殿、六水桥、七胜街、八面山、十字街”等等。

抚州素称“戏剧之乡”,在江西戏坛乃至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早在北宋淳化五年,当时的建昌(南城)就兴建了“三忠祠”戏台,供百戏歌舞上演。

抚州的采茶戏,其旧名“三脚班”、“半班”。清初,抚州诸县连年灾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难民以卖艺为生,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灯采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开始脱离灯采表演,形成独立的“三脚班”,产生了一批单台戏和单台调。

抚州的戏,土生土长,健康质朴,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生活气息。

抚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主产水稻,有“赣抚粮仓”之美誉,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基地。抚州,在明清时期就有着“抚州水干一半,江浙米贵一倍”之说。多年来,抚州市在江西人均产粮和粮食商品率居全省第一。

以前,这片土地“久雨必涝、久干必旱”。每年的梅雨季节,抚河水暴涨,农田时常被淹没。出“梅”以后,进入夏季,随之而来的便是干旱。

如今在绿色的赣抚平原上,有一条35公里长的人工河,4条分渠和13条支渠与之相连,还有数不清的毛渠、斗渠。这些长达数百公里的水渠,遍布于抚河中游沿岸的赣抚平原上,从抚河中引水而入,灌溉了这片农田,滋养了赣抚人民。

鱼米之乡

抚州是“赣抚粮仓”,物产富饶,特色鲜明,也是农桑富庶的鱼米之乡。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先在抚河两岸休养生息、艰难创业,使抚河流域变成了肥美富庶的鱼米之乡,给抚州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福荫。

抚河流域,水面辽阔,是淡水鱼生儿育女、长大成才的好水乡。在余辉的映照下,抚河有如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不时地泛起游鱼的水晕。在抚州,有各种淡水鱼,尤以河鲜为玉盘珍馐,引得四方饕客前来品尝。

红色故里,九帅足迹

抚州历来不缺爱国之士,古有抗倭名将谭纶。革命年代,抚州境内建立了若干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发生过许多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事件,不少共和国元勋在抚州都留下过足迹。

革命战争时期,抚州属于老革命根据地。值得一提的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只有徐向前一人未到过抚州,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人均曾前往抚州,参与指挥作战。同时,这里亦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旧居。他们的足迹,足以证明了抚州在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才都

近现代,抚州仍然是江西乃至全国的人才库,从这里走出的现当代名人,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井泉、近代物理学家饶毓泰、中国波谱学奠基人丁渝、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游国恩,以及“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最迷人的小提琴家”盛中国等一大批现代文化名人。而今,从江西考入清华北大的学子,有三分之一是从抚州的临川一中走出,他们也必成为未来的栋梁。抚州,中国才都的光辉必将像抚河一样,流淌万代,生生不息。

华夏梦都

梦,是照进现实的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梦,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梦;家庭有家庭的梦,民族有民族的梦。一个梦想实现了,又会产生新的梦想,这正是个人和社会前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今抚州,又被称做“华夏梦都”,应是华夏梦之起源,或是华夏梦之集大成者,而抚州与华夏梦有着最早、最直观、最紧密的联系。明代戏曲集《临川四梦》是中国最早以大规模篇章表现梦的戏剧作品,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向人们构建了一幅明末社会的广阔现实图景,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而该戏曲集的作者正是抚州临川人汤显祖,且“四梦”中有“三梦”完成于汤显祖老家临川玉茗堂寓所。

自古至今,抚州产生了《临川四梦》这样的伟大作品,也出现诸多彪炳史册的贤才高士,犹如源头活水,汩汩不停。这些抚州才子的涌现,编织着不同时代个人和社会的梦想,汇聚成一个又一个的华夏之梦。

特约撰稿:舒锋

THEEND

掌上抚州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c/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