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钟光荣
做好五年一度的“十四五”规划,对于岳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年6月18日,岳阳等5个城市被党中央列为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各项政策。随之,又面临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大好机遇。然而,时至今日,岳阳的发展,并没有象沿海城市,内地先进城市一样,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抓住大好机遇,一鼓作气,把区域性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尽如人意,而是随着领导的不断变更,以及政出之异,连连失去发展机遇,延缓了岳阳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想来,这十分令人痛心。现在,岳阳可说早已遭遇强势发展城市威肋,而陷入“修昔底德斯陷阱”。如果不能自发大力突围,只会越陷越深。因此,岳阳的“十四五”规划,应当下定决心,突破保守的发展思想,冲破僵化的建设观念,打破落后的规划意识,作出一个符合岳阳地缘经济条件优化组合,自然资源秉赋优化配置的优良大好规划,并付诸实施。——引言
所谓创新规划观念,走出历史误区,就是要做到两个转换: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由过去的以事实判断为主、价值判断为辅,转变为以价值判断为主、事实判断为辅。因为,事实判断主要是讲现实的好与坏,价值判断主要是讲历史与未来的对与错。比方说,一个依山而有的湖泊,我们要在此搞城市建设。如果临水建高楼,我们都会认为(现实判断)这很好:一来人居视野开阔,可以充分享受负离子;二来房价很高,房地产商开发利润空间很大;三来领导政绩突出,政府税收很多。可谓一举三得地“好”。但是,这种好是事实判断,只是当下短暂的好,而非历史和未来长久地好。对于历史而言,这破坏了自然的地形地貌,永远不可能复现;对于未来而言,住房污水污物必然污染湖水,需要长期治污。况且,污水臭气必然会长期危害公共大气环境。这到底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呢?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如果以价值判断的思维和方式来建设,情形就会大为不同。
首先,沿岸种植一圈比方说至米宽的草皮。其次,草皮之外,栽植至0米宽的树木,形成环湖林带。另外,水边和草树之间,只建游人步行小道,林带以外才能修建车行道和街道。这样,湖水必然自然洁净,湖岸花草和树木葱茏,污水污物入湖被林带所挡,林带落叶腐烂化水又为草皮所挡。于是,车道和街道的废物、废水、废气等,都能成为树木草皮的天然有机肥料。这样,林带以外高楼居民近观森林、中观草岸,远望湖水,悠然惬意,心旷神怡,岂不很好吗。并且,这样做永远不要治污,永远保持优美景致。你说,这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呢?我们岳阳南湖和芭蕉湖的建设项目安排,对比起来,是好是坏,是对是错,不就一目了然吗?
二是在项目观念上,要由过去以空间为主、时间为辅的安排,转向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的安排。我们一定要知道,在当下空间上有效的,在时间长期上不一定有效。但时间上长期有效的,在空间上一定有效。比方说,岳阳文化会展中心。按理,应当选址在三眼桥以南大专院校集中区,但却建在岳阳大道。其实,这个选址在西南有珍珠山,东南有一小湖的位置,也还不错。对此,完全可以做出科学和合理的长期有效时间和空间安排,使之产生巨大的社经和社会效益。
这就是说,将文化会展中心东南,原与南湖通连的这个小湖,整建成为一个观光游览景观湖,并在湖边建一所五星级文化会展大酒店,与珍珠山公园相连,非常般配。一方面烘托会展中心的会展效应,另一方面产生巨大的关联效应。这样的配套设施齐全,可居住、可游玩的文化会展中心,也就不仅可以长期举办本市、本省和国内各种会展活动,而且,还可以长期承办国际性各类会展活动。然而,由于有的决策者由于急功近利的意识主导,将这个本应空间与时间优化组合,长期有效产生巨大效益的好项目,进行不当的当下空间效益最大化,并转换成空间与时间短期有效的不良项目:推山填湖,全部搞房地产开发项目。这样,也就使文化会展中心,只能长期作为本市会议中心,完全失去展览中心的作用。现在,只能在停车坪搞搞车展之类的粗俗商品经销活动。
以上事理表明,我们的认知不当导致规划和决策失误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因此,岳阳在作“十四五”区域性大城市规划时,在总体规划思想上,一定要作到价值和时间判断优先,事实和空间判断,服从价值和时间判断的原则。在具体规划观念上,一定不要进入误区。
第一,不要进入地缘与资源混淆的误区。地缘即地理缘由,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历史的一贯性形成的。它是以地缘关系为根据所建立的行政管辖区。岳阳从公元前年筑西糜城开始,到公元年晋武太康元帝建巴陵县,至今为岳阳县和升格为岳阳市,即便如此。而资源,则是这个地缘关系区域内的土地、江湖等所形成的山水林田,以及动物、植物和矿物等物质资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开发热朝中,资源至上主义思潮泛滥,因此,以跨境资源秉赋替代历史地缘关系,人为造成地缘关系错乱分割,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形,非常突出。回顾过去,我们岳阳也概莫例外。
第二,不要进入市区与辖区混淆的误区。狭义的市区是指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郊区。广义的市区,不仅包括中心城区和郊区,而且还涵盖地缘关系管辖区。西方国家叫市政区。我国现行的市管县体制,也就参照了西方的做法。所以,岳阳的区域性大城市建设,应当分为内、外三区和拓展区,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过去,我们为了突出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通过行政权力划拔非中心城区土地,以及聚集其优质资源,而致中心城区凸起,外围辖区塌凹的做法,实际上是“剜肉医疮”。这个做法非常不好。
第三,不要进入政区与产区混淆的误区。政区是行政管辖区,产区是产业经济区。二者根本不同。产区可以在政区内,政区可以领导产区。但政区不能在产区内,产区不能领导政区。所以,我国的所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无论行政级别多么高,都是产区,而不是政区。过去,由于这一关系不甚明了,各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乱设行政性的经济项目区,以经济项目区挤压行政管辖区的情况十分突出。反思我们岳阳的过去,这个问题非常突出。因此,我们岳阳在区域性大城市建设中,如果再度陷入这个误区,必将后患无穷。
第四,不要进入改名与改区混淆的误区。岳阳大城市建设,将有的县(市)划入城区并更改名称,这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因此扩大或缩小其地盘而改变政区范围和性质。比如,假设将华容县改华西区或岳华区,就是因为我们要保全地盘,不被省管县肢解。也就是说,华容县若不划入城区,独处岳阳之西,必然产生“鲁宾逊孤岛效应”,出现社会和经济发展“边际效用递减”,进而导致区域经济贫困化。又如,假设将临湘市改为长安区,并去掉“临湘”二字,也是如此。如果不改,让其孤在岳阳之北,同样会和华容不改区的未来情况一样。再如,假设将岳阳县改巴陵区,就是让其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亮出“巴陵”这块历史知名品牌。所以,对于县(市)改区,我们既不要造成误解,也不要陷入误区。
第五,不要进入自闭与自环的误区。岳阳“十四五”规划,既要保证“十四五”有效,更要为中期和长期大城市规划打好基础,即用三十至五十年左右,实现我国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城市,乃至大都市区的建设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长远发展规划,还应从地缘经济的自然辐射张力、自然圈层的循环效应出发,发展立体枢纽大交通,向北、向西、向东直通重庆、宜昌、咸宁、武汉、九江、修水、铜鼓、南昌等地区和城市。在长沙和武汉城市群之间,凸现“江湖名城”的特色,形成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区。这就是说,岳阳大城市建设,应当坚持“全方位开放发展,全系统封闭运行”的宏观大格局原则。
第六,不要进入主观与客观混淆的误区。岳阳作为区域性大城市建设,既是岳阳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岳阳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如果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悖,就有可能将岳阳建成名不副实、花脚乌龟式的所谓“大城市”。所以,首先是领导,一定要从认为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肯定符合客观实际的误区中走出来,转变为尊重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才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上来。其次是专家,做出岳阳区域性大城市建设的创意设计和规划方案,一定要符合岳阳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岳阳地缘条件与资源秉赋优势,绝不能搞“假、大、空”,造成权力意志不当干预,从而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宿命论”误区。
——————END——————
推荐阅读
究竟是谁在阻止我们说真话?
现在的女孩子,为何不爱读书爱整容?
时代需要方方,更需要有远见的思考者
中年妇女,在中国是一种自然灾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c/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