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除夕话习俗闻一闻过年的味道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0-2-23
今天,除夕,俗称“年三十儿”。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

就在今天,中国人要祭祀神祖,要“守岁”,要燃爆竹,要讨压岁钱,还要阖家团圆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小编在此,祝愿大家新年新气象,年年岁岁有今朝!

除夕来历

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民间传说,“夕”是古代的一只恶兽,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村庄去找吃的,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有一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他有办法除掉夕。他让大家多砍些竹节带着,在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子夜,夕来了。那个聪明的孩子让大家往火堆里扔碎竹节,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吓得夕掉头鼠窜。

从此,每年腊月三十的夜里,大家都齐聚一堂,放爆竹,贴门联,一起守岁。等到天亮,彼此走亲访友,相互问候与祝福。

除夕习俗

吃团圆饭

过年讲究团团圆圆,吃团圆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除夕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吃饺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汤圆

除夕夜,南方人家的饭桌上离不开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除夕夜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宁波猪油汤圆、潮汕四式汤圆、上海擂沙汤圆、长沙姐妹汤圆、成都赖汤圆都是各地的特色食品。

吃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明代开始盛行。

贴窗花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图案的。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然而我们潍坊杨家埠年画是全国闻名的木板年画产地,喜欢的朋友可以来观看挑选。

贴门神

门神是民间信仰中守卫门户的神灵,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道教人物钟馗、王灵官,文官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秦琼与尉迟恭等等都是老百姓尊敬的门神。新年贴门神,寓意驱邪避祸、保卫宅院、家庭吉祥。

燃爆竹

中国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现在城市里为了空气清新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喜欢玩爆竹烟花的可以回到乡下玩耍哟。

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有的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拦门棍

我国北方的某些地方,除夕会把长长的木棍横放在门口,这叫“拦门棍”。放拦门棍是为了拦住故去的又被请回的亲人的灵魂同家人共同过年,又防止其他鬼邪进入的传说,也是人们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与孝敬之情而逐渐演变来的。

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今晚又是一个不眠夜咯~~

发红包

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枕头下;有的要孩子们追讨到长辈卧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老人家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今年收红包新姿势准备好了吗?明天让我们见证一些小演员们的滑稽表演。

阿姨使不得~口袋在这!!!!

春节团圆注意这些

1

应酬过多,小心累出病

春节期间,相对于平时,人们的应酬突然增多,忙忙碌碌中,人们的正常生物钟和生活秩序被打乱,不规律的生活会直接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比较快,请大家一定注意防护,注意身体。

节日里,提醒朋友们应首先保持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尽量固定每天的起床与睡觉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2

暴饮暴食,当心撑出病

探望父母、走亲访友、同学小聚,自然免不了多吃几顿,多喝几杯。节日期间,多数家庭的饮食都会格外丰盛,鸡鸭鱼肉等油腻食品会强迫我们的肠胃“加班”工作,这极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在此提醒大家:春节用餐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短时间内摄取过多的蛋白质与胆固醇,尤其是身体肥胖和血压、血脂高的人更要注意。如果要喝酒助兴,也应量力而行。

3

留意心脑血管疾病

有的老人见到久未见面的儿女过于激动,或因操持家务和饭菜劳累过度,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提醒中老年朋友春节期间不要过多熬夜、过度饮酒、过于激动,一定注意休息、控制血压。

4

关心孩子,警惕意外伤害

鞭炮伤、扭伤、摔伤、烫伤……每年春节,医院的急诊或烧伤科都要收治这样一些小患者。此外,瓜子误入气管、车祸、热水或油烫伤等意外伤害,也在春节高发。家长朋友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注意保护孩子免受伤害。

5

春节饮食搭配原则

酸碱平衡:健康人体必须保持微碱性状态,而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奶类、血品例外),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节日饮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以求人体的酸碱平衡。

低钠饮食: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原本就偏高,节日期间副食吃多了,食盐的摄入量更多,这不利于人体保持正常的血压。春节可多吃一些含钾食物,如新鲜的绿色蔬菜、谷物、豆类食品等,有利于钠的排出。

多吃“多渣食物”:荤菜不含膳食纤维,而畜禽水产等也都是精细的“少渣食品”,吃多了会造成便秘,会增加肠黏膜对毒素的吸收。而粗纤维食物则属于“多渣食品”,多吃这类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等

END

想学吉他?想看更多精彩弹唱?想知道更多吉他弹奏技巧?赶快长按下面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地址
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c/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