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咱们申报的省级地方标准,顺利通过立项公示了!”7月6日下午1时,暑热正盛。吃过午饭,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先兵,直奔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中磐粮油综合部经理刘娥喜上眉梢,“太好了,咱们糯稻的田间标准可以‘立’起来了。”
陈先兵和刘娥口中的“标准”,是湖北省籼型糯稻生产技术规程。这项省级地方标准从初审、答辩、公示到立项,整个申报流程用时不到两个月。
为何这么快?
事情要从5月22日说起
“现在市场上的糯米品质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让人很是头疼。”当天,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像往常一样,到中磐粮油糯稻基地开展技术指导。交谈中,中磐人员的这句话,陈先兵听进了心里。
应城,是全国最大籼型糯稻生产县市。年,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应城陈河镇,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提供专利种子、专业技术及优质服务,推广订单农业,进行糯稻精深加工和销售。
眼下,公司正着力推进三期工程,新增糯米精深加工设备,生产速食糯米饭、干磨糯米粉、五谷杂粮营养米等高附加值产品,壮大深加工规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打造本土化优质粮“从基地到餐桌”的直供体系。
如何让应城糯稻的
品牌之路走得更畅通?
回到单位,陈先兵就和农技人员一道,“在线”向省市农技专家咨询,研读相关政策,共同“破题”:让标准说了算!联合企业制定行业标准,树立规范,推动糯稻向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
说干就干
整个申报过程
农技部门组建专班
携手中磐粮油高效对接,高速推进
“标准就像双黄线、红绿灯,能保证糯稻的品质,对整个生产过程起到规范作用。”中磐农业总经理肖登洲说,这次申报,也为中磐粮油打开了新思路,“不仅要立田间标准,我们还要力争把行业标准立起来。”
于是,“申报群”又扩容了。
6月15日,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帮扶专班与中磐粮油相关负责人一起,先后到武汉轻工大学和湖北省粮食协会对接糯稻行业团体标准制定事宜。目前,初稿已完成,下一步将组织相关行业专家、生产者和管理者征求意见。
说话间,已到下午4点,窗外蝉鸣阵阵。“眼下正是糯稻幼穗分化期,走,去田里看看。”陈先兵与肖登洲,一拍即合。
车行在应城市杨河镇
马堰村亩糯稻基地
只见绿浪涟漪,田园如画
“有了标准的加持,不仅咱们糯米产品的外包装更有分量,应城糯香也必将成色更足、品质更高、前景更好!”看着茁壮成长的稻穗,陈先兵和肖登洲眼里,满是憧憬。
来源: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朱霞盛为华石玲包梦婷特约记者冯璇实习生潘嘉琪胡秋燕韩霈灵
制作:石玲
出品:孝感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ly/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