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什么遗留下的物品,立刻告诉我。”2月14日13时许,黑龙江支援孝感医疗队驻地酒店,房务总监朱小燕手持对讲机,正紧张核对客房情况。黑龙江支援孝感医疗队各分队就要赶赴汉川、应城、医院,投入到抗疫一线中去。朱小燕生怕房间里落下的物品,给队员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定不能出差错。”朱小燕心想。朱小燕(左二)及同事和黑龙江支援孝感医疗队队员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一)酒店大堂里,医疗队员正在做出发前最后的准备,点名、列队、动员讲话。“打赢这场战役,有没有信心?”“有!”“有没有信心?“有!”回答整齐划一,一次比一次有力,透着一股子战无不胜的自信劲。“孝感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声铿锵有力,在大堂里回荡。朱小燕站在一边,看着那一张张戴着口罩的脸,眼睛里露出坚定的眼神,在听到他们齐声高喊“孝感加油!”时,不禁心潮澎湃,眼眶湿润。在此时,作为一个孝感人,她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一种被亲人关爱般的温暖。(二)这已经不是朱小燕第一次被感动了。就在朱小燕帮忙运送医疗队员行李时,她看见一位医疗队员正在接受采访。“请问您是哪个单位的?”“我来自黑龙江省佳医院,我叫玄春艳,是一名护师。”“马上就要到一线,进入实战。心情怎么样?害怕吗?”“不害怕,只是有点紧张,但我有信心。虽然知道这次下去有风险,但这是我们医护的职责所在,我们会和孝感人民一起战胜这次疫情的。”“今天是什么日子,您知道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今天是我姑娘的生日。”回答的声音有些哽咽。“有什么想对女儿说的?”“今天中午和女儿视频了,女儿告诉我她买了蛋糕。我对她说,等到这次战斗结束,妈妈回去给你补过生日。”在一边看到玄春艳眼中忍不住而流下的泪水,朱小燕也红了眼眶。“谁不想和家人在一起?离开自己的女儿,这位妈妈来孝感帮我们去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冒着看不见的危险,与病毒搏斗,这种行为真是值得尊敬,这样的妈妈让人敬佩。”朱小燕很是感慨。(三)时间回拨到2月13日早晨,朱小燕正在大堂前台值班。一位身着迷彩的黑龙江支援孝感医疗队队员走上前来。“麻烦你了,能不能帮我借一把锤子。”她向朱小燕请求到。“借锤子,她要干嘛?”朱小燕满脑子问号,可出于专业素养,她没有多问,还是想办法找来了一把铁锤。“来,帮下忙,帮我把这个手镯砸碎。”姑娘挽起袖子,将戴着一只玉镯的手搁在前台上。“砸?可以想办法取下来嘛,干嘛要砸呢?砸碎了多可惜啊。用肥皂水就可以,来我帮你。”看的出来,姑娘手上的玉镯已经戴了好多年,朱小燕心有不忍。“取不下来,试过好多法子了,只有砸了,要不然会影响我工作。”姑娘决然地说道。眼看劝说无效,朱小燕只有和旁边的同事一起,小心用锤子砸碎了镯子,生怕弄伤了这位陌生的,可爱的,让人肃然起敬的姑娘。“当时比较忙,好遗憾没有拍下她的照片,她真的让人敬佩,可戴着口罩的她,我到现在也认不出来。”朱小燕满眼都是遗憾。(四)“酒店是1月26日17时接到的通知,要接待支援孝感的医疗团队。当时已经要闭店了,接到通知后,就立刻开始准备。”朱小燕说。1月26日,朱小燕所在的酒店成为孝感市接待支援孝感医疗队定点单位,之后来自重庆和黑龙江的支援孝感医疗队驻地都被安排在这里。从那时起,朱小燕和同事一直在为医疗队员提供自己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服务。“重庆队员口味比较重,黑龙江的口味就要清淡一点,另外考虑到北方队员可能会喜欢面食,就会准备馒头、包子、花卷、面条等。”让医疗队员吃好、住好、休息好,是她们这个服务团队的最高目标。为此,她们动了不少脑筋。为了做好营养搭配,她们每天都会与医疗队领队沟通,牛奶、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等尽可能丰富。“要保障好他们的生活,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五)“医疗队好多姑娘都把长发剪短,有的还和男生一样剃成光头,真是不容易。”“他们是为了帮助我们而来到孝感,在离开酒店的时候,还给我们写了感谢信,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们。”“在这样的时刻,为了援助孝感,他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不计个人安危,抛下家庭,不远千里来孝感帮助我们,真让人感动。很感谢他们,他们真的是了不起。”“这么多天来,看着一批批的支援队员奔赴一线抗疫,真诚地祝福他们早日平安凯旋。”朱小燕和她的同事知道,她们所服务的是闪着天使光芒的白衣战士,是最美的逆行者,是孝感的亲人。为这样的亲人服务,她们感到光荣。新闻多一“点”惊心动魄48小时两条口罩生产线采购运输记支援武汉抗疫日记丨病房里的别样元宵节记录战“疫”瞬间!黑龙江摄影家在行动文字:《孝感日报》记者伍洪涛编辑:李航责编:李志达统筹:王巍李国玉监制:刘荣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ly/9117.html
上一篇文章: 展风采促成长应城华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