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来源
数据观(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蒲蒲
近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揭牌。同时,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等企业获得武汉市交通部门颁发的自动驾驶车辆商用牌照,这是武汉在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
其实“商用”在自动驾驶领域一直是一条红线,很多地方政府对此慎之又慎。以建立了国内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上海为例,前不久也只是在召开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颁发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牌照。
据官方介绍,获得自动驾驶商用牌照的企业不仅可以在道路进行载人测试,还能够进行商业化运营。
百度、海梁科技、深兰科技获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
据了解,武汉颁发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旨在加强测试远程驾驶、车路协同等在5G环境下的新功能,并进行载人试运营,从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真实场景下的应用。
在拿到首批商用牌照的三家企业中,百度在开拓无人驾驶汽车方面,早已开始多番布局。
早在年,百度就已对外证实启动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计划。年11月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联合一汽发布了L4级别无人驾驶乘用车,并计划年底实现小批量量产,年大批量投产。而在年7月,百度联合金龙客车研制的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当年10月份首台“阿波龙”巴士落地武汉。
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能力来自于其Apollo平台,据 华为与东风汽车合作共同打造“智慧汽车”。 此前也展示了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应用到扫地机器人上……
目前,国内除了各大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无人驾驶外,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也已展开无人驾驶领域的探索,现在已有多家涉足该领域。据了解,一汽、上汽、长城、北汽、长安5家车企已展示了配备初级阶段辅助驾驶、低速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测试样车。
国内自主品牌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情况一览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除了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车企两大阵营外,随着无人驾驶领域蕴含的巨大机遇逐渐显现和资本的持续加码,越来越多无人驾驶创业公司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比如:图森未来、驭势科技、地平线等公司,而此次获得首张商用牌照的三家企业中,深兰和海梁均为无人驾驶创业公司。初创企业的“异军突起”,大有赶超无人驾驶巨头光芒之势。
无人驾驶:城市之争
自动驾驶,如今正在让全国各地的政府都兴奋和行动起来,在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机会下,一场自动驾驶产业争夺战正在国内各大城市打响。
在自动驾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自动驾驶会议及赛事、企业资金扶持等层面,全国各大城市之间,一场自动驾驶产业争夺战已然开始。
1、十一城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法规
年4月11日,工信部发布国家级政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后,国内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长春、长沙、保定、平潭(福建)、天津,出台了自动驾驶路测相关的管理规定与办法。其中动作较快者如北京、上海、深圳、重庆,都赶在了国家级政策出台之前放出了本地的政策。
其中,北京是将路测管理办法、细则、评估内容与方法乃至场地要求全部出台,可谓是国内最全的地方自动驾驶路测法规。
而上海虽晚一些,但依托本地发达的汽车工业以及安亭国际汽车城,也很快围绕安亭划出了具体的路测路段。
在上海之后,重庆则于年3月14日公布了《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成为政策出台速度上的"自动驾驶第三城"。
而有一汽坐镇的长春,在4月16日出台了管理办法与路测实施细则。
连科技公司与整车企业落地较少的长沙,也在4月16日发布了管理细则。
而在政治等级上较低的河北保定、福建平潭,虽然也拿出了相关政策,但却离主流的视野较远,所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ly/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