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古人 >> 正文 >> 正文

饭碗端得稳湖北孝感建设高标准农田40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4/9/13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这块地,以前每亩最多能收斤。如今,路通了、渠修了、田肥了,亩产达到了多斤。”6月6日一大早,湖北孝感应城市天鹅镇花堰村村民田先保下地干活,满脸喜悦。

花堰村西临老县河,南临汉北河,金盆河穿村而过。以前,因引水和排灌能力不强,全村多亩耕地易旱又易涝。年,该村被纳入水系连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建6个涵闸,增加配套泵站,排灌沟渠、塘堰修葺一新。

花堰村是孝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孝感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占耕地面积70%。

良田美景相依

田成方渠成网,告别“靠天吃饭”

芒种忙种,连收带种。眼下的澴川大地田间地头,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你方唱罢我登场。

年以来,孝感市对澴府河等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大型机泵站、水系清淤等工程,打通灌溉工程堵点,构建起大渠小沟立体水网;统筹农林水、交通等多部门资金24.88亿元,打通政策边界,实现优势互补,累计建设拦河坝23处,新建改建泵站座,硬化明渠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座,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56公里。

如今,田成方、渠成网、旱能浇、涝能排,孝感农业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田块变得平坦,一条条田埂消失不见,细碎的“巴掌田”变成连片田。

“我们有各种机械20台套,为周边农户插秧,一天可以插亩,收割油菜亩,整田亩。”开着插秧机准备下田的应城市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军说,应城像他这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33家。

“三夏”大忙之时,农机大规模应用,使生产效率不断创新高。李军称,合作社依托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亩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绿色高效农业模式,开展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去年作业面积亩,纯收入余万元。

年,孝感在盛夏高温、伏秋冬连旱的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46亿斤以上,位列全省粮食主产区第二名。孝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小冰介绍,今年孝感机械化、绿色增产等技术覆盖率达九成以上,万亩中稻已抢插80%,正全力实现“十一连丰”。

良田连片,产业链式发展

地力强,种植意愿旺,产业兴。6月8日,应城市杨河镇马堰村,来自荆门的种田大户武强国正在用无人机进行稻田飞播。武强国介绍,去年通过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在杨河镇承包0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订单水稻、小麦和油菜。

年,应城斥资4.85亿元,对杨河镇实施全域国土整治,并对整治后产生的高标准农田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孝感市首宗拍卖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

中磐粮油入驻后,组建磐农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流转土地多亩,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集糯稻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糯稻产业链。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了土地流转进程,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步伐加快——

应城支持中磐粮油、汉谷农业等企业实施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创建工程,带动全市种植糯稻37万亩,农民亩增收元至元;

大悟三里镇引进中旺农机合作社,带动发展稻鸭香米基地余亩,促进特色种植养殖增收多万元;

孝南建设朱湖糯稻基地,纳入糯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带动孝南、云梦等地近6万户农民种植糯稻近30万亩,为孝感麻糖、爽露爽等50余家企业供应优质糯稻,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多家,年产值突破40亿元。

良田美景,“种田”也“卖风景”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孝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和美乡村建设、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相衔接,按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

在孝南杨店镇童庙村大周塆,周边高标准农田环绕,片区内生产生活用水实现生态循环。水循环网由4部分构成:在村庄周围修建排污渠,建立污水隔离系统,集中发酵处理;利用现有塘堰,种植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植物,对水体净化处理;采用新型环保生态砖,建设生态渠道;将农田排灌水集中到下游塘堰,经净化处理后,由水泵回抽至上游塘堰,实现水循环利用。

来到孝南朱湖农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如同走进天然氧吧:湿地公园、口袋公园、万亩良田、生态绿道星罗棋布,和美乡村、美丽乡村、宜居村庄、绿色乡村点缀其间,形成良田美景相依的画卷。

该市还注重挖掘、培育生态旅游元素,建设农耕文化、田园文化、水乡文化等景观,让城市、农村、景区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

应城义和镇将虾稻连作、四季采摘等融为一体,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天鹅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全域旅游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旅融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一体推进,今年以来已吸引3.6名万游客自驾或组团前来观光。

平整田畴起粮仓,沃野欢声织锦绣。一场更深层次的粮田变革正在澴川大地发生,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图/文陶忠辉董想明冯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9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