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李伟(右三)正在应城市老年大学校史陈列室参观了解该校建校历史
采访座谈会现场
应城网9月10日讯(特约记者程国辉):为展现十八大以来全省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新成就,反映全省依托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助推文化养老事业发展,积极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有关情况,9月8日上午,新华社记者李伟、人民日报记者程远洲专程走进应城市老年大学,采访报道县市老年大学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及文化健康养老开展情况。
当日上午,采访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应城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并召开有老干部局局长、老年大学校长、老师、社团组织负责人和离退休干部、退休工人、社会老人代表等参加的“办好老年大学助推文化养老”座谈会。
座谈会上,应城市老年大学校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胡幼骏汇报了应城市老年大学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采访组一行就如何关心支持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以老年大学为依托推动文化养老、文化养老需要党委政府如何给力、亟待解决哪些问题、如何结合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社团组织如何发挥正能量等,与相关责任人进行深入交流和详实探究。应城市老年大学学员代表还畅谈了进入老年大学学习的初衷、上了老年大学后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的变化、正能量发挥、对文化养老的政策期盼等。
据悉,应城老年大学创建于年6月。十六年多来,应城老年大学由小变大,从弱到强,开拓进取,不断发展变化。
年初,应城市委、市政府将与应城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毗邻的一栋五层办公楼及庭院,整体划拨给老年大学作校舍,并拨款进行改扩建,总投资万元,补齐场所建设的“短板”。现如今校园总占地面积达多平方米,教学和活动用房多平方米,划分为教学、活动和休闲3个区域,有专用教室11间,室内外活动场所20多处,环境优良,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财政划拨的办学经费逐年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有力保障。学校实施“1+X”发展计划,除主校区增容扩班外,还在乡镇举办分校、在村和社区开设教学班,所有乡镇福利院都开办了医疗保健班,尝试养教结合。学校常年开设8类学科,20多个专业,50多门课程,多个教学班,校内老年社团20多个。今年春季共有学员多人,多人次,累计入学的老年人达3万多人次。学校注重拓展“互联网+老年教育”平台,大力发展老年远程教育,开设了电脑网络、数字电视和电台广播这空中三大课堂,基本覆盖全市乡村和社区,3万多老年人接受远程教育。
应城老年大学还坚持文化立校、网络活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党政主导,凝聚合力的组织管理特色;以人为本,贴近老年的教育教学特色;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校园文化特色;学为结合,服务社会的老有所为特色。以此,逐步将校园打造成一个文化养老、促进健康、积极老龄化的良好学习生活场所。该校为此先后获评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年远程教育试验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全国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全国及省市内荣誉。
当天,省委老干部局调研处副处长宋建春、省老年大学宣调处主任科员王松、孝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孝感市委老干局局长肖杨及应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市委老干局负责人等陪同采访调研。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