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教育、文化交流、文化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市民提供公益便捷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需要。公共图书馆发展和现代城市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互动关系,增强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的互动效应,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
“一、世界上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有何亮点?1、墨尔本——重新定义公共图书馆
在墨尔本,图书馆不仅是借书的实体设施,还是社区的文化中心,人们能够在此休闲聚会、获取信息。可以说,图书馆是一个为人们提供各种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墨尔本,图书馆为本地社区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家庭图书馆服务、儿童图书馆服务、少数族裔与多元文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围绕地方建设开展的相关活动。墨尔本图书馆针对特殊对象的读者活动增强了社区的文化凝聚力,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更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驱动。
2、台北——特色、人性化服务
台北中央图书馆注重拓展特色服务,推出个性服务。图书馆的功能在社会发展、时代变革进程中不断延伸和拓展。台北中央图书馆曾与台湾欧洲执行委员会签署“欧盟资讯中心协议”。为了适应台湾地区有关欧盟及经贸方面咨询的需求,在馆内的政府咨询室开辟“欧盟咨询”专区,将欧盟的相关文献予以集中陈列并提供阅览等服务,同时在管网上建立欧盟网页。年为读者提供网上书刊调阅服务,读者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只要在闭馆半小时之前,就可在任何地点进行网上调阅,然后再到图书馆服务台取书,从而打破了以往必须到馆后才能调阅的限制。为缩小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间的差异,在数字化建设中采用3D互动式技术,让使用虚拟馆藏的读者与使用实体馆藏的读者的体验有一个平衡点,为读者提供互动式多媒体的导览系统。
3、新加坡——创新功能,制造“惊喜”
培养阅读兴趣,促进全民阅读。年4月23日,新加坡金文泰公共图书馆正式开放后,推出了新鲜的神秘棕色服务袋。该项服务为忙碌的读者打包好一本每两个月更换一次主题的书籍。借书时,读者只需拿起特别设计的神秘棕色袋即可借书,不仅省却了找书的烦恼,而且,读者每两个月能盼来一次“小惊喜”。该项服务在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还让他们享受到了特别的阅读乐趣。好书交换活动,公众将想要交换的书送到图书馆换取交换券,即可以到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此外,通过协同创新促进与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与工程师学会合作,增辟“工程师角落”,与混新咨询中心合作,成立“婚姻咨询站”,创新了图书馆的建设定位,图书馆不再是单一的阅读空间,而是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
4、柏林——“借书如借画”
“借书如借画”这一口号是柏林中心图书馆是柏林中心图书馆独特之处,柏林中心图书馆设立了艺术品借览区,读者可以从可以像借阅图书那样,把这类艺术品借回家研究、观赏。仅凭一张有效的借书证,读者即可免费借阅10幅版画、10幅油画和5件雕塑,借阅期限为3个月,并可续借。“借画如借书”使图书馆的功能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增加了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图书馆阅读者的流动频率。
5、法国——主动“引流”
在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与城市互动中,法国国家图书馆以时尚新潮的巴黎姿态,追随公众的喜好。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公众除了传统的阅读,也可以分享到先进的技术、新颖的理念,集中各种阅读新技术和设备的未来阅览体验室“Labo法国国家图书馆”在新馆展览区免费迎客。此外,法国国家图书馆还竭力让城市的困难和边缘群体更多地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会主动联络与各种弱势群体有交集的人士,诸如志愿者、社工、教师、培训人员等,通过他们将越来越多的弱势人群带进图书馆。走向馆外系列活动包括“送展出馆”项目,让图书馆的珍品展示给更多的人,让城市的文化生活更多地获益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市互动新思考1、划分受众群体,开展针对服务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坚持标准化与特色化并行的标准,针对不同阅读群体的特殊阅读习惯开展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特殊阅读需求及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与城市的发展现状相适应,以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深入了解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特殊文化需求,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逐步推动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明确公共图书馆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2、挖掘特色内涵,推出定制服务
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定制化早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符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建运营也是如此,唯有将城市精神特质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效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读者,推动公共图书馆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个性、定制服务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用城市精神特质定位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体系,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反哺城市公共文化,图书馆才能被赋予色彩和温度,和城市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3、创新发展理念,文化资源共享
随着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更迭,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不再只作为阅读资源的供应方存在,人们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阅读需求,图书馆逐渐转型为提供各种文化需求的综合体存在。不断丰富的图书馆内涵也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带来了发展转型新机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应创新发展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把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集艺术品、图书、创意产品等优质文化资源同步供应的综合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丰富服务供给,多方联合助力
为了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应以丰富供给来源为切入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明确政府是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主体,同时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高等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事业;二是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法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资源专藏或者专题活动;三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法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馆名,或者命名图书馆的馆舍、其他设施。
5、建立服务网络,打造数字平台
数字化是图书馆资源服务读者的最有效途径。图书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有助于打通读者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全面整合城市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加工,向城乡市民推送文化信息、文化产品,展示文化地图、地方文化,提供便民服务、数字资源阅览下载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打造包含移动客户端App、大型外展触摸平台、传统PC三大全媒体应用体系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平台,是建设全面感知、立体互联、共享协同的智慧图书馆的重要途径。
谢谢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