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金监字〔〕8号
各县区(开发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地方金融服务中心),人民银行各县支行,银保监分局各县监管组,全市各银行、保险机构: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以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更好发挥金融对全市疫情防控、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临沂银保监分局决定联合开展金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护航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精准发力,推动各项金融扶持政策落实、落细1.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融资需求。对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各金融机构优先加大信贷支持,鼓励以最大优惠利率发放信用贷款。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金融机构为全国性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贷款利率上限为贷款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个基点。对其他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各金融机构要建立白名单,研究制定“防疫类”信贷计划,安排专项信贷额度,开发相关产品,主动对接企业,优先满足信贷需求。在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最大限度下浮贷款利率,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下浮幅度力争不低于其同档次企业贷款平均利率0.5个百分点。对疫情防控相关的各类企业,金融机构要适当放宽再融资类业务办理条件,在坚持风险敞口不扩大原则下,可不受贷款本金压缩比例要求限制,贷款期限可适当延长。2.优化民营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继续深入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和“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主动了解复工复产企业融资需求,提供优质信贷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信用贷款占比和无还本续贷占比,简化贷款流程。年各银行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规模不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对于年1月25日以来到期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本金,以及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业需支付的贷款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至年6月30日,免收罚息。3.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开工、开赛决策部署,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主动对接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金融需求,深入了解企业的现实困难,在新增融资、续贷安排、期限结构、服务效率等方面提供差异化、针对性支持,力保项目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复工复产。4.加大农业稳产保供金融支持。各涉农金融机构要足额保障信贷规模,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养殖业户的优惠信贷支持,全力保障农副产品生产和春耕备播农资供应资金需求。各农业保险机构对主要粮食作物、重要“菜篮子”产品,要优先做好承保和到期续保工作,实现愿保尽保;要开通农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对已确定发生损失的,可采取预付部分赔款等方式,确保做到应赔尽赔、快速理赔,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保障供给;要促进线上展业,提升保险服务便捷性和可获得性;要推进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农业大灾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发展,拓展“保险+期货”业务模式,推动农险业务“扩面、增品、提标”。积极发挥政策性农业担保“增信、分险、赋能”功能,推动“鲁担惠农贷”增量扩面,支持春耕备播。5.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办企业及各类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且合伙人、组织成员均符合借款人条件的,按照每个创业企业借款人最多不超过(含)3名合伙人,每人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标准,可申请不超过4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6.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设立了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每月专项再贷款发放利率为上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基点;设立了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年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全市有关银行机构应抢抓货币政策机遇,服务实体经济。7.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对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年新增的企业贷款,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对省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省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对纳入以上范围的重点保障企业,除中央、省贴息资金外,市财政对再贷款利率内其他部分给予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照合同签订日贷款基础利率的50%给予贴息。8.实施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疫情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类项目贷款(单户企业贷款余额不超过0万元,不含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贷款),确认为不良部分的,争取省级风险补偿资金按照贷款本金的30%给予补偿。9.加强应急转贷基金使用。市应急转贷基金对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使用期限,确有需要的,单笔业务可延长至15天。实行转贷费用优惠费率,由原来的每日0.08%降低至0.06%。银行机构要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开通应急转贷服务受理“绿色通道”。县区尚未成立企业应急转贷基金的,要尽快研究设立。10.缓解企业还款压力。对于生产经营正常、因疫情延误复工、还款暂时困难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灵活运用循环贷款、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等措施,积极予以展期或续贷,稳定企业授信规模,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得盲目纳入不良或征信系统,不启动起诉查封程序。对已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和联合授信债委会的企业,授信银行要加强集体研判,统一行动步调,不得擅自压退授信。11.加大减费让利力度。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年各银行机构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要低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要通过实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减免手续费等方式,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涉企和个人服务收费,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对于有保险需求且生产经营正常但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不能正常缴纳保费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保险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费率,扩大保险责任,并结合相关规定和客户申请适当延期收取保费或延长保险期限,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12.降低企业担保费率。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积极与合作金融机构协商给予续保,并降低担保收费。疫情期间,市融资担保集团将放宽审批条件,为企业提供续保,并按照1.2%到1.5%收取担保费;对万元以下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免收担保费。省农担公司的“鲁担惠农贷”新增担保业务,减半收取担保费,贴息率提高1个百分点,对贷款主体按照0.5%或0.75%收取担保费。13.强化保险保障作用。保险机构要主动对接了解企业保险需求,通过企财险、货运险、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险、意外健康险等险种为企业恢复生产、安全运行提供人员、财产保障。要积极拓展信用保证保险等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增信渠道,满足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对于受疫情影响出险额度较大、资金需求迫切的企业,各保险机构要积极开辟理赔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简化业务审批流程和要件,并建立预赔付制度,实现理赔前置,做到快赔快处、应赔尽赔。各保险机构要充分利用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