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医药基地要闻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召开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1-3-3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基层单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安全基础水平,扎实推动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7月30日下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年北京市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总结部署暨交流培训视频会,应急管理部、北方工业大学相关领导以及创建经验分享单位代表、评审专家代表、安全社区创建指导机构代表参加会议。医药基地安全科参会。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领导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

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丁辉同志从社区安全风险治理的角度作了深入的专题讲座,张树森局长为丁辉同志授予聘书,聘请其为北京市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特聘专家;

东城区应急管理局、大兴区高米店街道办事处、西城区天桥街道太平街社区分别就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减灾处有关领导提出了工作要求;

专家代表就有关创建标准、评审标准、评审规范等制度文件进行了交流培训。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树森指出,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是推进打造安全“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是保障百姓安全生活最接地气、最有实效的一种方法。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社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基层基础作用,把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提升基层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坚持融合推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公共安全网,切实把创建工作做实、到位。

达到创建数量要求。

各区街道乡镇正在创建的安全社区数量一定要达到本区街道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扩大建设比例。

做到“四真”。

领导真重视。安全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就是“一把手”工程,街乡镇、社区村的党政“一把手”应予以充分重视,把握建设工作的大方向,深入参与全过程,全面整合资源,推动社区建设工作。财政真投入。安全工作不讲投入,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各区街道乡镇要在能力范围内对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工作给予必要的投入。解决真难题。当前,许多单位对创建工作的理解浮于表面,对辖区内的资源整合度不够,对重点、难点、热点安全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