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教堂群落
吴晶晶文/摄
乌克兰是一个有着醉人风景的国度,首都基辅有着蔚蓝的天空、纯白的云朵、金色的教堂、黄色的麦田……这座古老美丽的城市有着多彩的城市景象、多彩的人文故事、多彩的社会生活和音乐文化。这座城市的色彩饱和度极高,它用不同的颜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悠久历史、多元文化融合的世界。
红色:教育与文化
基辅大学的“红楼”
坐落在基辅东南部第聂伯河畔佩切尔斯克的基辅国立大学(简称“基辅大学”),有一座红色墙壁的高楼,楼前有高大的圆柱支撑,显示着庄严与权威,大家称之为“红楼”,这是基辅大学的象征性建筑。基辅大学全称叫基辅达拉斯·舍普琴科国立大学,是乌克兰的最高学府,始建于年,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年学校以乌克兰伟大的民族诗人、画家达拉斯·舍普琴科命名。基辅大学曾是苏联时期实力最强的三大名校之一,世界著名的学者门捷列夫、作家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基辅大学的教学工作。乌克兰独立以后,基辅大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乌克兰重要的教学、文化和科研中心。
这座著名的“红楼”不仅是学校的教学主楼,更见证了这座古老的综合性大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的发展历史。现在“红楼”也成了基辅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红楼”,乌克兰的红酒也世界闻名。在基辅,就有着东欧最大、品种最全的葡萄酒市场,各级各类的红酒,不仅丰富了乌克兰的酒文化,也吸引了全世界的酒商前来选购。
乌克兰的酿酒历史悠久,技术发达,早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压榨机和发酵罐来生产葡萄酒;从11世纪开始,基辅就已经有僧侣开发种植葡萄园和酿造葡萄酒。如果夏秋交替的时候来到基辅,记得一定要品尝当地有名的黑葡萄,果粒不大但汁多丰富,口感清甜。这就是酿造红酒的原料。
绿色:虔诚与希望
乌克兰有着丰富的树木植被,即使在城市里也不例外,人们非常讲究对植物的种植与保护,可能是因为一年中严冬的时间比较长,人们都格外珍惜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绿色植物。因此,基辅也有着“花园之城”的称号。
圣安德烈大教堂
基辅著名的圣安德烈大教堂的外墙是浅绿色墙壁加上教堂顶部墨绿色配金碧辉煌的装饰而成,教堂内有大幅的壁画,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装饰,都显得非常华丽和气派。圣安德烈大教堂是东正教的教堂,坐落于基辅老城区丘陵主峰的峭壁上,位于美丽的第聂伯河上游。站在教堂俯瞰,第聂伯河畔美景尽收眼底。通往圣安德烈教堂的一条小路,被称为“安德烈斜坡”。
教堂内部的壁画
圣安德烈大教堂所在的山峰,是基辅公国时期最主要的屏障。关于这座山峰,曾经有一个传说:约公元40年,耶稣的第一个门徒圣安德烈曾经来到这座山峰,在此放置了一个随身携带的十字架,并预言这里将出现一座繁华的城市。后来,预言成为现实,这座繁华的城市,就是现在的基辅。圣安德烈大教堂,无论从建筑形式还是象征意义,都是乌克兰乃至整个东欧教堂建筑和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它不仅讲述着虔诚与执着,也展示了教堂群落丰富美丽的绘画艺术特色。
黑色:美味与爱情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著名的黑土地盛产丰富的粮食,也有着他们特有的主食“黑面包”。黑面包营养丰富,可以单独或者配以各种水果沙拉、酱汁、培根等一起食用。巧克力也是乌克兰饮食的特色,在基辅和利沃夫,还有专门的手工巧克力店,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各样口味不同的巧克力,售价不高而且包装精美,让游客们流连忘返。除了本国的巧克力外,超市里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巧克力,其中就有莫扎特巧克力。
著名的俄罗斯民歌《黑眼睛》是一首脍炙人口被广泛传唱的歌曲,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乌克兰作家、诗人耶普根尼·格列别卡,他于年发表了一首爱情诗,后来这首诗被改编为歌曲《黑眼睛》的歌词。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单相思的恋爱故事:姑娘一双迷人的黑眼睛点燃了小伙子心中的爱情火焰,正如优美旋律中所唱到的:
“那双黑眼睛,炙热勾人魂;那双黑眼睛,妩媚又动人;我多迷恋你,却又怕见你;莫非见到你,不是好时辰?”
白色:狂欢与温暖
乌克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的日照时间比较长。当夏天来临,白天的时间仿佛变长了,晚上八九点钟,天仍然大亮着。这让我想到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五月《白夜》,描写的就是环境因素所造成的自然景观“白夜”现象。在我看来,白夜更像乌克兰人告别严冬,在短暂春天的激动中,迎接盛夏的来临。人们或者狂欢一场,或者安静驻足河边,感受着波浪的拍打,听那遥远的《船歌》。
相反,冬天,夜晚则到来得较早,通常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夜幕就降临了。不过,严冬中不断飘落的白雪会给这个提前到来的“黑暗”增添一丝安慰,给寒冷的人们一些温暖的光线。
彩色:多元与融合
墙壁上的涂鸦
彩色意味着融合,集所有颜色的优势于一体,彩色更是基辅的城市底色,是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期盼。从彩色的琉璃窗、糖果、工艺品、涂鸦、彩蛋等等,无不透露着人们对生活精心的装扮,在音乐文化中也不例外。
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尼古拉·卡普斯汀(NikolaiKapustin)出生于乌克兰,他虽然不是基辅人,但他的音乐在基辅各大音乐学院里广泛流传。他善于自创自弹,将古典音乐与爵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音乐中有着强烈的动感和鼓舞人心的力量。从音乐会练习曲到变奏曲再到协奏曲,他的音乐不仅被无数知名音乐家演奏学习,还成为了世界各大钢琴比赛选手们的热门选曲。卡普斯汀的音乐,不仅有着色彩鲜明的个人特色,同时也架起了一座从古典通往爵士,从作曲家通往演奏家的桥梁。
穆索尔斯基著名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中最后一首《基辅大门》,其灵感来源于一部画作,这部画作正是作曲家的画家朋友为在基辅建造的城市大门所做的设计图。图上有着古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并加入了彩色的民族装饰,融多元文化为一体,整幅画卷色彩丰富,这首音乐也让我们仿佛看到凯旋归来的军队,人们一片欢呼,门楼上的大钟为了欢庆而不断敲响。
现在,基辅的大门正在向你打开,它期待与那些同样有着希望与热情的人们一起,在眼里、在心中领略和感受这座多彩之城。
-THEEND-
热门文章精选
如何立体打造线上合唱原创作品?
全国演出市场因疫情退票超万张:等待重启依靠本土
共同抗疫?远程授课
全球顶级教师伴你练琴进阶
只要说起合唱,他的声音里永远透着坚定与热情
人物
张国勇:欣赏音乐要有一个良好心态亚健康!中国歌剧之现状
不要错过!半部当代中国音乐编年史就在你的眼前……
好的合唱团,好在哪里?
声乐老师,你的声乐理论从哪里来?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zz/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