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应城杨河镇小土豆大作为群众增收有保障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4/4/4
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如何将有限的土地发挥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应城杨河镇杨巷村走规模化、经营化的发展路子,通过土地流转之后,使全村多亩的低产地变成高产田,为群众增收架起了桥梁。

眼下正是土豆丰产的季节,记者在杨河镇杨巷村的土豆种植基地里看到,机声轰鸣,员工们捡的捡、包的包,准备把打包好的土豆发往武汉等地的批发市场。

这个土豆等经济作物基地是由当地种植大户吴泽元经营的,而亩的耕地是从本村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的。基地主要种植土豆、红薯、玉米等短平快的经济作物,这三大作物全部引进的是优良品种,物廉价美的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我们种的土豆跟本地土豆是不一样的,它含淀粉量低,适合于人体的身体健康,所以它的价格要跟本地土豆高出一倍以上”。种植大户吴泽元边捡土豆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这两天,近三十名工人在土豆基地里来往穿梭,他们按照每天的订单打包装车,从五月上旬以来,该基地已累计销售土豆近4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90万元。与过去种植小麦相比,减去成本每亩田净增元以上。这些土地流转的群众不仅没有失业,而且在自己的田里赚到可观的收入。

“在这里打下零工,贴补下家用,每个月可以拿到两千块钱”。今年49岁的贫困户杨旺发是村里的土地流转户之一,三口之家因学致贫,来到基地打工后,每个月的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

像杨旺发这样的精准扶贫户在杨巷村有17户33人,他们有的在基地打零工,有的在基地是固定工,最高的每月报酬可以拿到多元,最低的也有0多元。年,这些贫困户顺利实现了脱贫的目标。

“外地老板在我们村种植土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我们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共同发家致富”。杨河镇杨巷村党支部书记汪艮清看着丰收的土豆喜上眉梢。

杨河镇杨巷村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高岗和低产田有近千亩。为了把低产田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该村将以土豆种植基地为龙头,着力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以土豆为主的经济作物,不断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在百亩玉米基地,种植大户吴泽元看到茎叶茂盛的玉米即将出苞时,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将以亩的土豆、玉米、红薯种植为示范,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种植产业,在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支持,让杨巷村村民家家户户有钱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w/9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