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长安地,八水绕城流”,古代长安四周环绕着泾、渭、浐、灞、滈、沣、潏、涝八大河流,形成了“荡荡乎八川分流”的壮观景象。城因水而兴,水因城而灵。八水滋润着关中大地,也影响着一方气候;八水哺育着八百里秦川,更书写着中华文明的璀璨篇章。
长安八水与城市发展有着高度的依存关系,因为有了八水的润泽,关中成为“天府之国”;长安城的繁荣富庶,也成就了八水的美名。然而,随着长安及其周边人口的激增及社会与城市的发展,八水已经不复往日的胜景,“八水绕长安”曾一度成为历史的传奇,成为诗词歌赋里的遥远回忆。近年来,西安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启动了河流治理工程,着力对长安八水进行保护、整治、开发,提升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作者为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吕卓民教授,他长期致力于西北区域历史地理、西安城市历史地理,尤其是西北历史农业地理、西北城镇的历史发展与变迁、西安城市及周边环境的历史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他历时多年,经过多次实地走访,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合运用考古学、地理学、水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撰写了本书。
本书对八水形成的地理环境,八水与长安城的关系,八水对区域自然与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八水在河道、水量、水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八水的利用与开发过程进行了详细探究,从而明确了八水的重要历史作用;考察了八水的现状,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详细介绍了西安为恢复八水胜景而采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效,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在书中,吕卓民教授对很多存在争议的学术观点进行了辨析,对某些错误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纠正(如滈水因镐京而得名的观点有误,应是镐京因滈水而得名;潏河改道大致发生在西汉时期,而非隋唐;通济渠的源头应在潏河,而非丈八沟置闸截水处)。此外,作者还从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对故土的眷恋,对古城西安的热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书中文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可以说,《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融学术性、知识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体,是目前最为系统、全面、深入介绍八水的学术著作。
《长安八水历史地理研究》一书,学术价值堪称一流,本书稿完成后,陕西旅游出版社成功申请国家出版基金立项,经过编辑精心编校,目前已经出版,它是长安历史地理环境研究的一部最新力作,详细记载了长安城市生态的变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w/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