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安仁智库执行主任刘士林参与对话环节
10月27日,主题为“开放、创新——迎接万里茶道的新时代”的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论坛在湖南安化开幕。主题演讲结束后,安仁智库秘书长、新华社瞭望周刊副总经理张栋主持了对话环节。来自中蒙俄各国的嘉宾参与了对话。他们从中蒙俄各国不同的文化、贸易、旅游、新型城镇化等角度深度解析了推进万里茶道沿线城市茶旅融合的发展设想和具体措施。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安仁智库执行主任刘士林在发言中谈到特色小城镇规模不大,体量不大,吸纳人口有一定的规模,他认为将特色小镇和茶产业结合起来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以下为通过速记稿整理的讲话内容。
尊敬的各位朋友,先生们,女士们: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安化与大家有这样一场见面和交流。我是第一次参加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论坛,来到了万里茶道的城市——安化。当今世界不光中国发展很快,世界变化得也很快,很多变化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当我们刚刚做完一个城市战略或者产业战略的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风险或是机遇。如果遭遇风险,就会有诸多麻烦,我想各位城市管理者和企业家都深有体会。
因为我们长期做城市战略和政策研究,所以比较喜欢从大趋势上看某一类城市未来会怎样发展、有多大的空间、有哪些风险。所以我想讲的第一个话题是怎么看待万里茶道沿线城市,这些城市应如何定位。因为没有仔细深入的研究,所以就此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从前面的材料中我了解到,被列入万里茶道的城市有90多个。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城市或者绝大部分城市都是被边缘化的,它们历史上非常辉煌,但风水轮流转,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都变化以后,当中国的整个发展方向变了以后,这些城市必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衰退或者边缘化,这都很正常。另外,可以看到这些沿线城市按现在的行政版图来划分的话,这之中可以称之为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甚至区域中心城市都很少,用通俗的话说,这些城市甚至很难放进二、三线城市的类别。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对各式各样的产业,包括城市的战略都要有新的思考。不能一味追求与一线城市或中心城市去拼,因为我们沿线城市在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平台、人才上都有不足。万里茶道沿线城市都有普遍的特点,过去往往是依靠茶资源、茶贸易、茶产业慢慢的发展起来的。这些沿线城市可以通过自己的独有特色做自己的复兴产业,或者重新做自己的茶产业,通过这些产业介入整个中国城市和世界城市的分工体系中,通过茶文化建设影响一线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给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这是可以好好思考的一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万里茶道沿线城市”这个概念提得非常好。这些城市有传统,有优势,还有积累下来的人才,他们可以把这个产业好好的做一下,当做城市的重点来做。
第二个话题,我想从产业的角度,也稍微谈一点看法。我没有深思熟虑和进行实地调研,只是谈谈个人的感受,仅供大家参考。茶叶这个产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应该叫特色产业,或者叫特色支柱产业,能够占到总产值的5%、10%,或者更高一点,20%、30%就不错了。因为以前没有来过安化,我是第一次来,也看了一下安化的基本数据,也许有一定出入,安化每年的GDP刚刚过百亿,近年的财政收入也在13亿左右。这首先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层级还在百亿级左右,也说明了安化黑茶做得这么好,这么有影响,产业投入了很多,打造了许多产品,只是把经济水平拉到这样一个层级。所以,未来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或者更有效率的发展,可能只做安化黑茶是不够的。这个问题不光是安化的问题,还有在座的很多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不能觉得某种东西特别好就能做成什么样,这需要大家慎重、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当然,我不是说不做黑茶了,而是应该思考,把黑茶做到最大规模、最大效益之后,还可以再做什么?以便更好的在新的市场里分工,拿到更大的份额,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第三个话题,我认为万里茶道城市的复兴中可以看到茶产业的兴起,这些城市其实在空间形态上最适合做小城镇。如果做几十平方公里或者更大的产业园区,就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放进去,做多了以后还会引起同质竞争,大家做得高度雷同,市场会被摊得越来越薄。特色小城镇规模不大,体量不大,吸纳人口有一定的规模,我认为它和茶产业结合起来前景是比较广阔的。关键是怎么做好整个空间的布局,我认为不要太集聚,集聚度太高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如果单一的一个产业集聚度太高,同时风险也会很大,所以我比较看好万里茶道沿线城市向小城镇去发展。
目前,安仁智库在王石主席的顾问下,郭杰主席的直接领导下,我和张栋主任的具体操作下,我们也愿意以后与各位一起在茶叶、茶文化、茶旅小镇上共同进行探讨,谢谢。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安仁智库执行主任刘士林发言
往期回顾:
市长论坛: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论坛成果通报
市长论坛: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论坛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施劲松发言
市长论坛:让“茶旅融合和年轻人”成为新时代万里茶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w/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