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应城的廖先生,最近遇到一个麻烦事!9月份他女儿为了买衣服和化妆品,找通过一家网络平台找一名男子借了3千块钱,后来,为了还这笔款,拆东墙补西墙,陆续借了多笔款,目前,已经欠下了12万。这原本3千的债,怎么就滚雪球一样滚到12万了呢?
廖先生的女儿,今年19岁,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今年9月份,为了买一些化妆品和衣服,她通过qq找到一名做个人借贷的张姓男子,男子告诉她,钱可以借,但必须通过一个“无忧借条”APP来打一个电子借条。
钱到手以后,小廖如愿以偿买到心仪的东西。不过,小廖每个月只有块钱的生活费,一周以后,到了还钱时间,小廖没法拿出这笔钱,又不敢跟家人说,于是,她提出延期,代价是每延期一周,除了本金以外,还要出利息元,这样,延期了三周,本金加利息达到了4元。通过网络找不相识的人借,借了来还朋友,还了朋友以后,欠下的钱,小廖只能再通过网络找其他不认识的人借钱来还,如此一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从9月份借第一笔到11月底,小廖一共借了多笔借款,最大的,最小的只有块钱,后来借的多以后,小廖连自己借了多少钱都不清楚。小廖的父亲廖先生说,小廖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平时跟廖先生沟通就不多,出了这样的事情,更是从来没有跟他沟通过,直到12月5日,小廖很晚提出要从武汉回应城的家,廖先生才感觉到不对劲。随后,廖先生和他家的亲戚开始陆续接到各种催债电话,甚至连小廖就读学校的辅导员也接到了电话,意识到问题严重的廖先生,不敢让女儿在学校待着,把女儿接回了家,女儿这才告诉了通过多家网络平台找陌生人借款的实情。
通过与女儿沟通,细心的廖先生发现,女儿账面上借了12万,但实际到账的金额只有8万多,中间差的4万元到哪里去了呢?以小廖的第一笔借款来算,她借了元,每六天利息是元,一天利息就是元,超出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许多倍。而除此之外,小廖的每一笔借款,到账都会打折扣。以小廖11月27日通过米房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w/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