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长沙特别支部党员的湘鄂战斗上他们如何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3-1-25

作者丨刘士明

(作者为地下党长沙特支书记、长沙市迎解联党组书记刘晴波之子,医院原党委副书记。)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牛羊肥壮驼铃响,远处的工厂冒青烟。”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曲《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唱遍大江南北,风靡苏联和东欧各国。这首歌的词作者是缅甸归国华侨马寒冰。时至今日,人们都很难将这优美的歌,与惊心动魄的国共情报战和中原突围反围剿战联系在一起。

七十三年前的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我中原部队为什么会在蒋军进攻前夕突然分路突围?湖北地下党员又怎样被派往湖南从事策反工作?让我们拂开历史的尘埃,听我讲那过去的事情。

调兵聚中原

年8月日本投降后,位于武汉外围的中原解放区横亘在国民党军由大西南向华东、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的咽喉要地上,因而成为国民党军进攻的首要目标。

蒋介石命令驻扎恩施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调往武汉,年底,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不久改名武汉行辕),调集三十余万军队,构筑六千多座碉堡,将我中原部队逐步压缩围困在方圆仅二百里的宣化店地区。

中央军委急电由王震和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旅(又称八路军南下支队和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自粤北北返;令八路军王树声嵩岳军区部队和王定烈冀鲁豫水西8团从豫北南下驰援,加强中原我军力量。10月24日,八路军、新四军四大主力在河南桐柏地区胜利会师,组成六万余人的中原解放军。同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也开始布局,派遣曾惇、陈克东、刘实分别率领党员干部和秘密外围组织成员到武汉重建党的地下组织。

抢记获情报

年8月下旬,刘绵等人受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派遣,在去湖北江汉解放区途中,因巴东地下联络点临时撤换,进退两难的刘绵只得投奔与他父亲有世谊的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并随孙部到武汉受降。长官部特意安排刘绵担任机要室总收发,并授军委二阶(相当于中尉)军衔。不久,刘绵改任监印官。武汉行辕所有文件都要由他审核登记,分发有关长官批阅,因此他能接触大量机密情报。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负责人朱语今也派老红军谢速航前来联系,并将他的关系转给刘实,刘绵就这样鬼使神差般地打入了国民党中原四省的首脑机关。

(年的刘绵)

年初,武汉行辕开始部署围攻中原解放军,并特别成立了专门反谍的行辕二处,由军统特务重点监视内部人员,防止泄密。机密文件也专人专送,校对时也有特务站在旁边监视,校对完盖上公章后立即拿走。刘绵只能抢记,遇到重要文件,他就故意拖延时间,以便记牢。有一次,站在旁边的特务对他起了疑心,质问说:“不就是盖个印吗?这样认真看,想干什么?”刘绵机智地答道:“这是重要文件必须多校对几遍才靠得住。万一出了差错,上峰怪罪下来担当不起。”久而之久,特务也见怪不怪了,还称赞他办事认真哩!

就这样,刘绵以背书的方式收集了敌军兵力分布、武器装备、防区划分、作战计划、敌军团以上人员名单、随军特务名单等大量绝密情报,晚上回到宿舍再默写在小纸上,在电影院将情报交给刘实。

情报钉在皮鞋后跟夹层里

与此同时,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派去新四军五师的岳健中与刘实对接。当时,湖北省工委和武汉市工委都还没有成立,刘实是外地人,对当地情况也不甚熟悉。刘实根据情报,了解到敌人正在密谋围攻中原解放军,心急如焚,安全送出情报成了大难题。他急召岳健中和打入美国新闻处(简称美新处)图片部的地下党员陈枫开会商量办法。陈枫告诉刘实:“听说应城附近有我军在活动。”两人商议决定,由陈枫开一张美新处的路条,以到应城县接洽放映电影和办图片展览为由,派岳健中到应城去送情报。

(刘实)

岳健中把情报抄在薄纸上,用小塑料袋和香烟锡箔层层密封以便防潮,然后钉在皮鞋后跟夹层里,又借了一套符合美新处工作人员身份的旧西装,并配上一副太阳镜,带着路条搭长途汽车出发了。

岳健中凭着美新处的路条抵达应城,顺利把情报送到了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军区首长郑位三、李先念这才知道武汉地下党已成功打入敌要害机关。双方约定美新处陈枫为军地联络人,并将情报改送到中原军区司令部驻地宣化店。十几天后,岳健中返回武汉。

美新处情报站

年4月,国共双方和美国方面三方组成的、意在调停中原国共冲突的军调处第9执行小组抵达武汉。

(军调处徽章)

一天,美新处福斯德处长通知陈枫说:“军调小组中共代表今天中午,在岳飞街四川味腴餐厅二楼宴请美新处有关人员,请你按时出席。”席间,一位穿草绿色军装挂军官斜皮带、蓄平头的三十岁的年轻军官,用流利的英语向陈枫自我介绍说:“我是中共代表团参谋马寒冰,日后定当拜访贵处。”两人在美国人眼皮底下接了头。

(马寒冰)

几天后,马寒冰到美新处图片部以向陈枫索取新闻图片为名与组织取得联系。同时,中共驻武汉负责人吴德峰指示,美新处图片部为中共的秘密情报站,刘绵、刘实、岳健中、陈枫、马寒冰情报系统由此建立。刘绵将情报交给刘实,刘实交给岳健中,岳健中用绘图钢笔将情报抄在邮票大小的薄纸上,然后一张张卷起藏在红金牌香烟里交给陈枫。陈枫将特殊香烟同普通香烟一齐装在烟盒里。马寒冰来时,陈枫当着美国人的面,递过烟盒请他抽烟。马寒冰从烟盒中拿走特殊香烟,点火抽两口,就把烟灭了装进自己的烟盒里。陈枫有时会将情报藏在火柴盒的夹层里,马寒冰则以抽烟借火柴为由取走情报。陈枫还将中原军区急需的药品捆在美新处的图书里,由马寒冰取走。

6月14日,一叠绝密文件送到办公室,刘绵看了标题后大吃一惊。原来,这是进攻中原解放区的作战计划!其中就有7月1日发起攻击的准确时间和兵力部署。刘绵见事关重大,冒着极大风险偷抄文件。马寒冰在美新处图片部将包括敌军数量、番号、兵种、武器装备情况、驻防地点、作战计划、军用电报密码、随军特务名单、抓捕地下党员黑名单、军运计划等绝密情报取走,由军调处第9执行小组中共电台发出。

随着中原大战打响,军调处第9执行小组因调停失败而宣布解散,美新处图片部情报站至此完成了历史使命。

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等将领根据情报,迅速调整部署。我中原部队抢在7月1日敌人发动总攻之前,于6月26日夜分三路突出重围,粉碎了蒋介石2个月消灭中原解放军的计划。

女兵的战斗

(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形势要图)

突围战艰苦卓绝,后来的围剿战则悲壮惨烈。

早在年国共双方调兵中原之际,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就有计划地从四川各大学调派党员和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成员。多名大学生奔赴中原解放区,其中就有燕京大学学生黄琪、武汉大学英语系学生陆菊如等人。随王树声部突围的一纵文工团陆菊如、孙卉、黄琪几位女兵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斗争。

陆菊如(陆方)

一纵向西突破平汉铁路,再突破襄河天险进入武当和神龙架山区,与江汉地区部队会合,继而在房县西南建立了鄂西北军区。一军分区只有她们3个女兵跟上了部队。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采取追击、堵截、驻剿、移民并村等方法对付不到1万人的鄂西北军区部队。艰苦的反围剿战开始了。

在一次战斗中,黄琪不幸左腿中弹,敌人企图活捉她。身负重伤的黄琪,赤手空拳与敌人拼死搏斗,最终遇难。敌人割下她的头颅挂在树上,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高山上的白雪。

在冰天雪地、渺无人烟的荒山上,孙卉病倒了。迫于战争环境,第一军分区邹毕兆司令员、张谦光政委含泪将陆菊如和孙卉隐藏在山洞后率部突围。

(邹毕兆)

山洞中,孙卉患上痢疾,忽冷忽热。当转移到第4个山洞时,年仅21岁的她牺牲在陆菊如的怀里。孙卉牺牲后不久,饥寒交迫的陆菊如下山找食,被国民党地方武装人员抓获。在押至秭归县时,巧遇隐藏在敌人阵营的秭归县香溪乡乡长、中共老党员张晓峰。张晓峰问:“你们押送的是什么人?”得知是新四军女兵后,他说:“我这里正好也有几名女兵要押至兴山县城,人交给我吧!”张晓峰将陆菊如和其他几名女兵藏在运煤船中,经宜昌送往南京脱险。陆菊如脱险后转国统区地下学联并于年7月被派往长沙。后改名陆方转长沙特支。

(编校丨实习生肖鑫)

(本文内容曾以题为《武汉行营成了铁扇公主——记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刘实情报小组》,以红岩儿女笔名刊登在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武汉党史》杂志年第2期、《庆祝武汉解放70周年专刊》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s/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