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习俗 >> 正文 >> 正文

要闻转载广东ldquo旧改rd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0-7-4

业界翘首以待的广东“三旧”改造新政终于重磅出台了。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而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亦第一时间对《指导意见》进行权威政策解读。据这份解读文件透露,这次由省府出台的旧改新政,主要聚焦当前各地反映的“三旧”改造入库门槛高、规划调整难、税费负担重、土地征拆难规划调整难、审批门槛高、税费负担重、土地征拆难等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提出19条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可概括为“两创新三支持四强化”。

年以来,按照部省合作共建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的部署,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三旧”改造工作,在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家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制度提供了“广东经验”,但也存在推进机制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健全、未形成强大合力等问题,制约了“三旧”改造实施效率。

今年,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成立政策与法律专委助力广东努力打造三旧改造“2.0”“3.0”版本。

图片来源:省三旧改造协会

曾主持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南华西旧城更新等知名规划项目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世福向南方+记者表示,新政的出台将有利于广东“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继续向纵深推进。而省内某大型房企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在业界最关心的规划调整难、审批难、税费高、征拆难等重要难点堵点方面,新政均有化解方案,希望各地加快政策落地取得实效。

解读:

新政可理解为“两创新三支持四强化”

当前,我省正处于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土地资源保障的效率、结构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资源持续缩减的形势下,必须深化全面推动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旧”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使城市更加宜业宜居宜游,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面就让南方+记者为你简要盘点一下什么叫“两创新三支持四强化”。

◎“两创新”:即创新规划管理制度和审查报批机制

◆创新规划管理制度方面,新政提出,一是与现行规划制度充分衔接,允许编制“三旧”改造单元规划作为项目实施依据,推动解决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程序复杂、耗时长的问题。二是优化建设用地规模调节机制,适当放宽规划修改门槛,推动解决部分用地因不符合规划而无法实施改造的问题。

◆创新审查报批机制方面,新政指出,一是优化标图建库审查要求,适当降低改造地块入库要求,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公益性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大“三旧”改造政策受惠面。二是简化用地报批手续,优化微改造项目涉及规划、用地、建设、消防、商事登记等行政审批手续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三是推行区域评估制度,进一步缩减单个改造项目办理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节能、环境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等相关评估所需时间。

◎“三支持”:即支持整体连片改造、降低用地成本、优化利益分配

◆在支持整体连片改造方面,新政提出,一是允许通过政府补助、异地安置、容积率异地补偿等方式进行区域平衡,推动解决旧城镇、旧村庄改造项目拆迁成本高、利益难平衡的问题。二是允许通过搭配改造、混合改造、置换改造等多种方式,实现地块规则化和地块合并,促进改造成本与收益平衡。三是要求合理安排一定比例用地,用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公益事业等公共设施建设,并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综合效益。

与广州市民相伴了10年的红专厂(原鹰金钱罐头厂)今年7月正式启动改造拆造

符超军摄

◆在支持降低用地成本方面,新政提出,一是鉴于在一些改造项目中改造主体承担了原来应由政府承担的补偿安置、土地平整等工作,改造后还向政府无偿移交公益性用地或物业,按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允许在改造主体缴纳的地价款中扣除前期投入成本和公益贡献。二是在保障政府收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允许以建筑物分成或收取公益性用地等方式替代收缴土地价款,丰富地价实现形式,减少利益分配争议,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三是对创新创业载体根据土地权利受限情况实行差别化地价,降低其用地成本,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在支持优化利益分配方面,新政提出,一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在市县政府实行财政奖补的基础上,省统筹整合使用相关财政资金,实行土地增值税补助政策,切实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力度,推动解决“工改工”项目及公益性改造项目收益率低甚至没有收益的问题。二是降低改造项目税收负担。对经政府确认由市场主体承担拆迁工作的单一主体归宗改造项目,定性为政府征收(收回)房产、土地并出让行为,可享受同等税收待遇,进一步平衡“三旧”用地与新增用地的使用成本,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

◎“四强化”:即强化倒逼促改措施、行政司法保障、项目实施监督、协同推进合力

◆在强化倒逼促改措施方面,新政提出,借鉴浙江、上海等地经验,要求各地对项目用地效率进行分等定级,实行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提高低效用地项目的运营成本,倒逼他们实施改造或退还土地。

◆在强化行政司法保障方面,新政提出,对“三旧”改造涉及土地征拆搬迁矛盾纠纷进行区分处理,其中,符合《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调整范围的,仍按照上述规定处理;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积极探索政府裁决,对政府裁决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利用行政和司法强制力,妥善解决土地征拆“三旧”改造搬迁矛盾纠纷,加快项目实施,保障原权利人合法利益。

◆在强化项目实施监管方面,新政提出,一是实行项目协议监管和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等措施,督促改造主体履行义务,依规依约实施改造。二是发挥政府补位作用,允许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主导项目转为政府主导项目,结合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优势,提高项目推进效率,有效避免项目烂尾。三是实行改造信息全流程公开,稳定改造主体的预期,并引入社会监督力量,促进“三旧”改造工作规范实施。

◆在强化协同推进合力方面,新政提出,一是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建立完善由政府牵头的“三旧”改造工作协调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对涉及违法违规行为的“三旧”用地,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倒逼土地占用人实施改造。二是强化协同推进合力。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要求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负其责,合力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允许各地结合本地机构设置情况确定“三旧”改造各项工作的承担单位。

焦点:

规划、审批、征拆等难点堵点有望破解

今年,以旧改为抓手的城市更新工作在广东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据省自然资源厅此前披露,仅今年上半年,我省便新增“三旧”改造面积3.36万亩,完成改造2.07万亩,年度改造任务完成进度分别为44.8%、41.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节地率为41.05%。而截至今年3月,全省已实施“三旧”改造面积71万亩,完成改造41万亩,吸引资金投入1.4万亿元,节约土地18.31万亩。

8月11日早晨,广州海珠区沥滘村旧村改造复建安置房开工启动会在原长江百货交易中心地块举行,这座广州最大城中村的旧改正式进入动工阶段

葛政涵摄

事实上,针对影响和制约广东旧改工作的难点堵点问题,广东早前已表示要加强政策创新和政策供给,制定试试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创新规划管理和审查报批机制,强化项目监管和协同推进,推动“三旧”改造工作取得突破。

新政正式出台后,南方+记者发现,针对业界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xs/5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