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指导作用
社区警务倡导治安责任社会化,主张将由警察承担的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任务改为由警察与社区共同承担。社区治安管理绩效的取得依赖的不是警察的权威而是警察与社区在平等关系基础上建立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社区民警既是防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构建、运行、发挥效力的指导者。社区民警应客观分析社区存在的治安问题,合理调配社区各种防范力量,设计社区治安治理的有效方案,组织、指导社区内学校、商店、单位、家庭做好自防工作,同时组织、指导社区居民、社区各种组织共同参与维护社区治安稳定工作。
(二)宣传作用
宣传教育是挖掘社区本身所具有的预防犯罪的潜力、引导社区公众树立新安全观的有效措施之一。社区民警在社区安全防范工作中应广辟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治安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开展经常性的、生动的、具体的法制、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区治安氛围,增强社区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社区安全防范活动。
(三)整合作用
社区作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社会子系统,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充分利用的防范资源。随着治安防范主体的多元化,治保会、联防队、社区保安、社区治安积极分子、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内部单位的保卫组织等都是社区民警开展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此外,社区信息资源、公共管理资源等也是安全防范工作可以利用的资源。但实践中,这些防范资源的整体效应并没有完全得到释放,这就要求社区民警发挥有效整合防范资源的作用,将处于松散状态的各种防范资源进行整合并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通过整合使社区民警的职责、社区的需求和居民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治安防控能力。
(四)服务作用
社区警务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础上的,社区民警应当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将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由于目前社区服务功能尚不健全,社区民警在为社区公众提供治安服务的同时,应尽可能承担非警务性服务工作,如照顾孤寡、救助伤残等。通过热情的服务,改善、密切警民关系,赢得社区公众对安全防范工作的支持。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对社区公众的服务作用,既体现了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是做好社区安全防范工作的有效途径。
安防设施建设方面
(1)落实物防手段,强化安全防范硬件建设:
一是小区物业公司作为社区安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发挥好自己本身的职能作用,重视好小区安全防范工作,加强物防设施建设,确保小区硬件设施的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小区的安全度。
二是社区应当进行经常性的抽查,检查社区内部防盗门的损坏情况,做到快速上报,及时修复。
三是社区工作人员要督促物业坚持运用“小措施”实现“大防范”,例如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安装防护栏、防护网,防止治安案件的发生。
(2)强化技防设施,跟上新时期信息化进程。技术防范是新时期下一个重要的安防技术手段,也为安防工作带来了便捷。社区可以通过入户调查,对辖区住户信息及时进行登记和变更,及时掌握住户实时动态,利用科技手段全面提高对社区居民的管控质量。由此可以为不同社区的不同情况提供实时数据,为下一步的工作提前进行规划。社区工作人员在强化自身科技实力的同时还要督促小区物业公司提高现有安防科技水平,与时俱进。
引用、参考文献:《论社区民警在社区安全防范中的作用》王淑荣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年11月第6期
《论新时期社区的安全防范——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龚晓潇靳敏
法制与社会·7(下)
《南京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调查研究》周晔谭江涛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32卷第2期年3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