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应城市 >> 应城市古人 >> 正文 >> 正文

宝鸡历史宝鸡是一座应路而生的城市

来源:应城市 时间:2020-8-15

宝鸡作为沟通西南、西北和中原的重要的交通枢纽与西北工业重镇,火车在那个年代对宝鸡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非同寻常的重要作用。当时,老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成为宝鸡老一代人终生中都无法忘却的回忆。

众所周知,原来宝鸡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在凤翔,年3月1日,陇海铁路通到宝鸡后,年2月4日,第九专员公署从凤翔迁到宝鸡县城(今宝鸡市区)。从此,西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中心也随之由凤翔转移到宝鸡。

宝鸡是一座应路而生的城市。没有陇海铁路通到宝鸡,就没有宝鸡的经济起步与快速发展,更谈不上后方基地的重要地位。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年日本侵略者对上海及各大城市狂轰滥炸,东北、华东、华北、华南等大部分地区沦陷,西安也屡屡遭到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由于陇海铁路修通到宝鸡,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宝鸡的战略后方地位更加凸显。

陇海铁路宝鸡—天水路段

沦陷区的工厂如申新纱厂、福新面粉厂、大新面粉厂、雍兴铁工厂、雍兴纺纱厂、31兵工厂等内迁宝鸡地区;与此同时,沦陷区和西安的流亡学校也纷纷迁入宝鸡地区,如西安西北高级机械专科职业学校、东北竞存中学、竞存小学迁入、河南大学、焦作工学院、商丘高中、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等20多所学校,以及河南郑州的《通俗日报》、河南洛阳的《行都日报》等新闻单位纷纷迁入宝鸡地区。有力地推动了宝鸡经济文化的发展。

陇海铁路通到宝鸡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于年8月23日在宝鸡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简称“西北工合”),领导着西安、兰州、天水、南郑、韩城、宝鸡、凤翔、双石铺等16个事务所。在西北各地成立的“工业生产合作社”达多个,安置了近20万名失业工人和贫苦农民。在宝鸡成立了个生产合作社,时有社员余人。生产了一大批军需用品和生活用品,生产产值达1亿6千万元。

宝鸡工合

宝鸡生产合作社成立初期,一次就供应给抗日军队价值10万元的军用物资,为抗日前线提供药用纱布、药棉、绷带各3万磅;25万条毛毯;价值元的服装;千件军用大衣等。还在双石铺杨家坪创办了培黎学校。

“宝鸡工合”运动不仅解决了一大批难民、伤兵、贫苦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很快为抗日前线部队解决和支援了大量抗战军需用品。宝鸡办事处仅生产军用毛毯达83万条,解决了前方将士的燃眉之急。也为后来宝鸡地方工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正是因为陇海铁路通到宝鸡,“一五”时期,国家10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宝成仪表厂、长岭机器厂、宝鸡石油钢管厂、宝鸡酒精厂、烽火无线电厂、群力无线电器厂、陕西机床厂、渭阳柴油机厂等落户宝鸡,使宝鸡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工业为重点的西北工业基地。

宝成铁路电气化列车

正是由于年1月宝成铁路建成通车,才使“三线建设”为宝鸡提供了又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宝鸡投资建设了39个项目,共有27户大中型企业在宝鸡建成投产,包括宝光电工厂、秦川机床厂、宝鸡桥梁厂、宝鸡铲车厂等,使宝鸡在机械、电子等工业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奠定了宝鸡工业经济的雄厚基础,使宝鸡市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有色金属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和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从陇海铁路开通的那一天起,宝鸡人就和蒸汽机车结下了城市发展的不了情缘!当年那一列列飞驰的火车的轰鸣声、汽笛声,伴随着几代宝鸡人迅速成长。曾经的老蒸汽机车,不知珍藏了无数老一辈宝鸡人的多少感慨、情怀与回忆啊!

——作者:容琳

来源:仙台国学天地

编辑:吴琼

觉得好看?鼓励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5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