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看,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需要扭转“以车为本”的思路,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人的出行更加便捷,有活力。实现这样的初心和目标,在管理上需要从“交通管理”转变为“综合治理”。那么,如何才能从“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变为“多方参与的共治”的格局?请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副院长、深圳分院副院长戴继锋在“江西智能交通论坛(第四期)”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内容。
交通初心:交通发展的初衷探求与现实挑战
交通的初心是什么?先回顾下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多数是以大量消耗土地资源来支撑的。以苏州市为例,仅仅从年到年中心城区用地范围就增长了2.5倍,而苏州的情况在全国来说并不是特例,目前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经面临着新增城市建设用地为零的境况。传统城镇化路径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正因如此,传统的城镇化道路无法维继。所以我国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不能再沿着无节制土地资源消耗的老路走下去了。
日本的横滨市(Yokohama)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过度依赖土地资源消耗的情况。比如日本横滨年城镇化和机动化开始快速发展时,仍然是很美丽的一个城市,而到了年,横滨的城镇化接近成熟的时候,土地资源也被大量的消耗(图1为日本横滨建设用地演变历程)。国内外很多城市的发展经验教训说明,传统的依靠土地资源消耗的城镇化道路已经走不通,因此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城市主导的交通模式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图1:日本横滨建设用地发展历程
1过去20多年过度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engzx.com/ycsgr/7537.html